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挡土墙以其安全、经济、方便、节约在美国等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配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具有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类似的受力性能,本文参照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设计方法,介绍了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措施。另外,配筋混凝土砌体挡土墙在两个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表明了配筋混凝土砌体挡土墙作为一种新型挡土墙,不仅受力性能安全可靠,更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景观协调性好、节省造价。目前,该新型挡土墙正在湖南省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复线)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红黏土地区地基承载力的可拓综合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室内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出发,考虑天然含水率、容重、液限、液性指数、压缩系数、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多个影响因素,通过可拓学理论建立了红黏土地基承载力可拓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测,结果表明:可拓综合评测方法所预测的结果与现场原位试验所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模量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并且其他区域红黏土地基承载力运用此方法也能得出准确的结果,说明可拓综合评测方法在红黏土地基承载力预测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新压实度标准下路基修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最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将高速公路、一~四级公路路基压实度标准作了相应调整与提高的情况,探讨了在新技术标准下进行公路建设中路基填料的选用、施工机具的配套、压实工艺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将会遇到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与土工格室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尺寸拉拔模型研究土工格室与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土工格室高度、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拉拔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拉拔力与变形以及上层覆压的关系;采用承载板试验研究了土工格室加筋土体的承载力性能。  相似文献   
15.
彭超志  万智 《公路工程》2009,34(6):107-111
利用全压实曲线得到的土体击实干密度常数γdd和最大饱和度Sm这两个重要边界特征,根据饱和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描述细粒土的压实曲线。该理论使用Sm、Wm、P和n等共4个参数来描述压实曲线。利用土体液塑限指标和颗粒级配曲线可以确定细粒土压实曲线的形状参数P和n,由常规击实试验可确定干密度常数γdd和最大饱和度Sm。选取不同土样对全压实曲线方程的正确性、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验证,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4种不同深度(30,60,100和150 cm)和4种不同工况作用下液压夯实机处理高速公路台背的现场试验,并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对此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夯实过程中,应力从夯实区向下呈“八”字型传播,影响深度1 m以上,水平方向影响范围较小;在压力区内夯击荷载对桥台结构物影响较大,但应力小于规范规定值;在碎石与混凝土结构2种强弱材料接触面设置接触单元后,接触面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更接近实际,接触面拐角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实测值和计算值部分数据吻合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规律.该试验成果和数值模拟研究可为公路台背加固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因路床受外部气候与交通荷载的影响较大,故需提高路床的整体稳定性。对红粘土地区路床填料的击实、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红粘土切方路床的换填深度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以此提出了其典型的处治结构层形式。该方案对特殊气候和土质地区的路床填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目前路面设计方法中对于横向分布系数认识的不足,通过对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的实地观测,得到了典型高速公路上各种车型的实际横向分布系数值和车辆横向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分析提出,采用白天中等交通量时段作为实地调查时段,能更准确地反映全天各种车辆的横向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温季节沥青路面温度观测结果,探讨了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并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沥青路面在任意深度处的日最高温度计算关系式.计算式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表明,该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