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3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更换减振扣件前后地铁运营引起地面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刘家窑区段,在更换减振扣件前后2次测试地铁正常运营引起的地面水平及垂向振动加速度,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建立轨道—隧道—土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实测数据,研究垂直于地铁线路方向不同距离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铁线路位于曲线段时,地面水平与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和有效值基本相等;在安装DTⅥ2扣件的轨道地段,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地面主要振动频率为40~80 Hz,在安装Vanguard扣件的轨道地段为20~40 Hz,说明Vanguard扣件有较突出的减振效果;随着距地铁隧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加,地面振动加速度响应表现出衰减的趋势,在离开隧道轴线一定距离处,存在地面振动加速度放大区,水平和垂向振动加速度放大区的位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2.
盾构扩挖法建造地铁车站的支撑方案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盾构扩挖法建造地铁车站的关键问题是支撑方案的选择.选择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车站自起始里程开始的18.6 m长的区段作为试验段,进行部分拆除盾构管片后结合明挖法拓展建造地铁车站的方案研究.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步骤,选取3种方案的最不利工况以及方案3第2道横支撑换撑后在管片开口部位施加附加支撑的3种工况,共6种工况,采用荷载一结构模型,考虑管片和内支撑的共同作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支撑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第1道横支撑在施做底部临时支撑后可以拆除;第2道横支撑可以在管片上钻孔一次性架设,也可以先架设在管片外侧,待拆除部分管片后再换撑到隧道内支撑的纵向连接上;第2道横支撑换撑后在管片开口部位不需要施加斜撑和竖撑.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简述弹塑性位移分析直接法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地下洞室进行弹塑性反分析的新方法-数据库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事先建立位移数据库,现场反分析时只需用微机作数据优化的少量计算即可迅速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34.
描述了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及城轨13号西线的地面建筑(出入口、风亭等)的现状,结合建筑与景观发展相协调的理念,提出了地铁地面建筑在建设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双向行车公路隧道的通风及防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斜墙式半横向通风方式和风机反转制动消防技术以及它们在火灾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公路隧道防排水的安全型综合解决方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各国矿山法公路隧道防排水问题的现状 ,分析了中国公路隧道防排水存在的几个问题 ,指出防水不是目的 ,应将公路隧道结构的防排水设计与结构的受力、耐久性、安全防灾、通风、维修等问题的设计综合起来考虑 ,以达到从优化结构保障运营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设计目的 ,并推荐了三种断面形式。  相似文献   
37.
盾构法以其安全快速可靠等优点在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在速度和组织上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盾构过站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盾构法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同时可能带来较大工期风险.结合国内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水平,提出一种新的盾构过站问题的解决方案,即盾构先行贯通全线大部分车站行车隧道,再结合明挖法或浅埋暗挖法在适当的时机拓展建造地铁车站.文章以北京地铁四号线角门北路站作为目标车站,对该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提高地铁建设质量、加快地铁建设速度、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梯形轨道减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地下轨道实验室的减振实验,从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梯形轨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减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梯形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对28 Hz以上频段引起的振动,减振效果可以达到40多dB,可用于振动敏感区域的地铁隧道减振。为梯形轨道能够应用于地铁隧道减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9.
对秦岭隧道在运营期的温湿度环境进行预测,并研究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提出温湿度评估方法建议,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0.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西北风道施工对邻近短桩桥基影响这一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作了比较。研究成果为该工程施工提供了决策和指导作用,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