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为了突破列车动力学仿真的难题以及研究列车运行安全性,运用基于循环变量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对货物列车空重车混编条件下的曲线通过安全性进行了详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与列车惰行工况下较为接近,且明显好于列车牵引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空车位于空重混编列车的不同位置以及同一列车中不同位置的空车,空车本身及列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均有差异。期望借助新的方法和仿真结论,合理优化列车编组方式,以提高列车的曲线通过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指标决策的物流园区建设序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胡刚  陈峻  王炜  张卫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2):157-160,164
物流园区在物流业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区域物流业发展和各项发展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目前,对物流园区的评价工作可以分为3部分: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社会经济评价、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方案评价和物流园区建设序列论征。本文针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序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指标决策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53.
城市物流中心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城市物流中心是实现区域物流合理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应用图论中的相关原理和计算图的绝对中住点的技巧,结合在物流中心规划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侧重于实用的城市物流中心分步布局选址模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4.
针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基于变刚度弹簧接触网模型,提出了高效可靠的弓网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并将接触压力和接触压力频谱结果与有限元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速度小于120 km/h时,变刚度弹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的结果较为一致,同时变刚度弹簧模型具有建模简单,计算效率高的优点,适合用于地铁线路的弓网耦合动力学仿真与评价。  相似文献   
255.
考虑风载的高速列车受电弓静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高速化在带来方便快捷运输条件的同时,也使列车及其相关结构所受的空气阻力急剧增大,为保证受电弓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开展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受电弓静强度分析。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静强度分析功能,现对气动载荷作用下的受电弓静强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分析了气动载荷的影响效果,并实现了气动力作用下V500高速受电弓的静强度校核。结果表明,V500高速受电弓弓头在气动力作用下呈抬升趋势,该型弓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对比开、闭口运行工况下的结构承载分布情况和部件应力,V500高速受电弓闭口运行性能略优于开口运行性能;受电弓平衡臂、弹簧盒、上臂杆和底架的应力主要由气动载荷引起;V500高速受电弓各部件均通过强度校核,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6.
针对二维和三维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接触网模态、接触压力、接触线抬升位移、弓头振动加速度及其频谱特性,分析了两种模型在弓网耦合动力学仿真中的区别;采用三维弓网模型分析了接触网在横风作用时,接触线风振位移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二维和三维弓网模型获得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弓网横向相对运动对其垂向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小;三维模型适用于横风条件下的弓网动力学仿真,横风载荷对弓网接触压力具有显著影响,导致弓网受流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257.
利用循环变量法解决了长大重载列车的自由度难题,考虑了列车纵向、横向和垂向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长大重载列车三维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牵引、制动和惰行工况下的长大重载列车在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坡道上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牵引工况下,列车头部和尾部车辆比列车中部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差;在制动工况下,列车中部车辆...  相似文献   
258.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路网结构分析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道路网络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复杂网络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运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和Space L方法建立初始拓扑网络,并建立了节点度、边度和节点路阻的特性指标模型。在反映路网功能真实性的前提下,优化了拓扑网络,并以某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数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网络中,节点度数的均值为2.850 0,标准差为0.670 8;节点路阻的平均值为84.680 0s,标准差为11.768 8s;在优化网络中,节点度数的均值为38.750 0,标准差为24.683 0,节点路阻的平均值为91.780 0s,标准差为18.862 8s;东西向边的平均度数为42.00,南北向边的平均度数为29.86,内部边的平均度数为55.00,外部边的平均度数为28.33。在优化网络中,当度数较大的节点在路网中失稳时,在非拥挤状态下,最短路径路阻增大,而在拥挤状态下,网络会瘫痪。度数较大的节点与真实路网中交叉口重要程度相符,能够体现交叉口重要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59.
通过对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研究,根据灰色系统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和信息论中信息有无偏好的原则,在兼顾方案偏好信息和客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灰色关联度和客观信息熵为依据的多指标决策的灰色优化模型.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函数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增大了权重值确定的客观性,适用于多指标权重未知的决策问题.用该模型对某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优化决策,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60.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城乡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即交通一体化发展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环境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城乡结合部公路的弯道设计及交通安全观念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交通安全隐患之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即合理的弯道半径设计、宽度设计和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