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简要阐述了连续变截面轧制板热成型工艺的原理及优点,详细介绍了基于TRB热成型复合技术的车身中柱的开发应用。总结应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提出了连续变截面轧制板热成型工艺应用中需要关注的三个要点:通过建立TRB成本模型,识别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材料利用率;基于最优的排样图限制后续的优化方向;针对TRB技术的限制对最优解进行工艺性修正。最后展望了连续变截面轧制板热成型工艺在车身结构中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目前,使用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对管道缺陷实施检测越来越广泛,文中对缺陷检出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程序如下:选择2根钢管(Φ219 mm)进行了不同类型、尺寸的人工缺陷预制,然后进行钢管防腐、焊接以及埋设,利用超声导波检测系统MsS 3030R对预制缺陷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发现该系统可以检出大部分缺陷,可以较准确地定位缺陷,定量缺陷存在一定程度偏差;用户想要得到准确的缺陷尺寸,必须依靠其他手段测试得到。  相似文献   
143.
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绿色公路相关标准、指南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在推进绿色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采取绿色环保措施进行了论述,从源头上为绿色生态理念与公路建设相互融入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张良 《水上消防》2016,(4):28-30
船舶静电是目前影响航运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船岸电气连接不符合规定而引起的油轮起火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油轮、码头和港口的安全。本文列举了国内主要油品码头的船岸电气连接方式,提出了船岸防杂散电流及防静电措施应与国际要求接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针对边坡和地基2种路堤稳定主控条件,建立了路堤边坡和路堤地基稳定分析模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对应计算模型的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讨论了均质边坡条件下影响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研究表明:路堤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按内摩擦角、坡高、黏聚力、边坡比依次减小边坡比与内摩擦角、坡高与黏聚力间显著交互作用,取值水平不当会影响各因素的敏感性排序;地基及路堤稳定性主要受地基控制,地基土强度和地坡度是路堤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当前目标检测方法普遍需要高功耗GPU计算平台、易受光照条件影响的问题,提出2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车前红外行人检测方法:将训练好的YOLOv4-tiny模型使用英伟达开源推理加速库TensorRT进行优化,部署于嵌入式平台;以YOLOv4-tiny模型作为算法的基本架构,结合视觉注意力机制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思想,同时增加1个YOLO层,提出YOLOv4-tiny+3L+SPP+CBAM网络模型。将2种方法在FLIR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在Jetson TX2嵌入式平台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网络YOLOv4-tiny,所提出的第1种方法平均准确率降低0.54%,推理速度提升86.43%(帧速率达26.1帧/s);提出的第2种方法平均准确率提升16.21%,推理速度降低22.86%(帧速率达10.8帧/s)。2种方法均可兼顾准确率和实时性,能够满足车前红外行人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7.
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的路基面动应力存在集中效应,是产生底座/支承层-路基离缝,进而引发路基翻浆的重要因素。针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及层间接触条件,建立设有混凝土结构缝的轨道-路基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转向架双轴荷载作用于无砟轨道结构连续、轨道板缝、底座缝三种位置下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提出考虑结构缝影响的路基面简化荷载模式。研究表明:路基面列车荷载纵向分布范围与混凝土层间接触条件相关,随摩擦系数增加呈非线性增大趋势,实测摩擦系数对应的纵向计算长度与测试值吻合;结构缝对路基面列车荷载沿纵向分布形态有显著影响,转向架双轴荷载作用于底座结构缝正上方为最不利位置,路基面应力分布模式由连续结构位置的梯形转化为应力较为集中的三角形;底座缝断面的基床应力大于结构连续位置,应力增幅由路基面的33%随深度逐渐衰减至基床底面的8%。  相似文献   
148.
盾构施工过程中,现有地面沉降监测手段与方法难以满足高效安全施工要求,因此,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难以精确预测地面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地面沉降量的预测方法。首先,将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含了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等,预处理可以提高数据质量,从而提升降低模型训练复杂度、提升精度;然后,把处理好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划分好的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构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得出盾构机前方0环处、3环处、5环处、10环处、15环处、20环处以及盾构机后方-5环处、-10环处、-15环处、-20环处的盾构掘进参数对地面沉降的差异化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度分数,并根据每环对应的不同影响因素集,进一步构建基于XGBoost地面沉降预测模型;最后,将与地面沉降相关的影响因素具体数据作为输入,多监测点的沉降量作为输出,最终得到距开挖面不同距离处的多点地面沉降量。该方法实现了地面沉降量准确预测,同时具备建模简单、准确率高等优点,对盾构施工工程及风险管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掌握有轨电车交通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特性是设计嵌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关键技术前提.首先,考虑车体间铰接形式、轨道支承特点与路基阻尼影响,构建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土质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以中国普通干线铁路轨道谱为激励,进行动力学仿真;最后,分析路基面承受车辆荷载特点,并讨论动应力放大系数的概率分布特征与沿深度衰减规律.研究表明:嵌入式轨道结构路基面动应力的幅值受轨道随机不平顺影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在有轨电车轴重11 t、设计速度100 km/h、90%干线轨道谱条件下,路基面动应力放大系数服从正态分布N(1.008, 0.1002),超越概率30%的常遇动力系数为1.058,保证率为99.9%的极限动力系数为1.308;受路基材料阻尼影响,动应力放大系数沿深度线性衰减,阻尼增大,衰减趋势加剧;随着深度增加,动应力放大系数均值逐渐减小,由动力作用增大区略大于1过渡到动力作用减弱区小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