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09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177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减少涂装废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大通道开发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现状和发展的分析,论证了用高速公路主干线来完成时效性要求高的客货运输,用长江黄金水道来完成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大宗货物运输和旅游客动,两个主体互为补充,辅助之以铁路和航空,构成长江经济带交通大通道将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43.
汽车在山路下坡行驶中,使用缓行器可以减轻制动蹄片磨损,避免热衰退引起的制动失效,保证安全行驶,并可提高行车速度,减轻驾驶员疲劳缓行器在山路中的作用被人们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44.
汽车主动悬架的最优预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1/2车辆模型,应用最优预见控制理论对汽车主动悬架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能有效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45.
46.
高速公路运输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提出了高速公路运输量的统计方法,并以南京—上海高速公路为例,首次统计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以及客、货运输密度。研究表明:在南京—上海通道内,高速公路和铁路起着同样的关键作用;货运方面,高速公路和铁路运送货物价值相差很大,两者是互补性的,客运方面,高速公路客运量中个性化出行与铁路是互补性的,而群体性出行与铁路是替代性的。对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货运量主要是由四轴的半挂列车和两轴的单车完成的。客运中个性化出行的乘客占40%,车数占88%。  相似文献   
47.
MGM(1,n)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提高高等级公路路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由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优选各个相关预测变量,构建灰色MGM(1,n)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的方法,可以更全面有效地利用工程监测数据.实例分析对比表明,这种方法比其他常用沉降预测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摊铺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明确了摊铺机总体及各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液压系统设计时的步骤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中铁南方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配套码头工程钢材及配套件卸船和盾构、架桥机、大型钢箱梁等出运装卸系统的研究,提出一些合理的装卸工艺方案,为该工程装卸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使作业效率和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0.
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主数据中心建筑基坑工程,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及一道钢支撑体系相结合的基坑支护方案。本文阐述基坑支护的关键技术,并分析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及支撑轴力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13. 5 mm,最大竖向位移7. 7 mm,周围建筑物最大水平位移3. 65 mm,基坑周边地表最大沉降量4. 8 mm,支撑轴力最大增量25 kN,地下水位最大变化量-10. 60 m。位移及轴力监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支护结构安全可靠。该基坑支护结构实施方案可为类似项目基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