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揭示微冻胀填料的冻胀发育机制,解决寒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微冻胀填料的组成,各组分的冻胀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填充料的受力及水分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微冻胀填料主要由骨架颗粒与填充料组成,其中填充料包括细骨料与细颗粒,当无外界约束作用或填充料膨胀力大于外界约束作用时,微冻胀填料将表现为宏观冻胀。微冻胀填料内部离散性较大,水分迁移通道不连续,由此造成冻结为"原位冻胀",细颗粒冻胀是微冻胀填料冻胀的主要原因,细颗粒冻胀时水分迁移造成空间体积占位,加大了冻胀程度。结论:微冻胀填料冻胀主要由细颗粒冻胀及其水分迁移引起。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雨量警戒值优化的铁路路基边坡浅层失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现行雨量预警制度中制订雨量警戒值大多根据以往统计数据或凭借经验,缺乏对降雨成灾机理的科学深入分析,致使雨量警戒值标准与实际灾害等级不相符的问题,从降雨过程中路基边坡主要病害边坡溜坍着手,研究了边坡冲刷、溜坍的机理及发展过程,总结概括了影响边坡溜坍的5个主要因素,分析了边坡溜坍与降雨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雨量预警值予以重新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路基电缆槽由于布设位置、结构设计、施工等原因易发生横向排水困难,使地表水下渗基床,从而引起基床积水、翻浆、冻胀等路基病害,影响铁路安全运营。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明确了电缆槽导致路基病害的演化规律,指出电缆槽及其与基床表层间离缝为地表渗水的便利通道,电缆槽埋设位置阻碍了基床积水及时排出。为降低电缆槽对路基的影响,避免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提出了新的电缆槽布设方式和结构设计方案,为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结构优化及病害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发展、沿革、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评述,概括分析各类本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指出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在试验技术、理论研究、学科交叉等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从学科融合、监测检测技术手段发展等方面对本构关系的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阐明损伤力学本构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本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指出特殊环境下专门性本构模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路堑边坡通常采用锚索(杆)框架梁加固,这种加固方式对边坡裂隙的发展能起到控制作用,可以有效约束坡体的变形。针对太中银铁路某四级边坡鼓胀病害展开现场调查,综合分析了其发生鼓胀的原因。通过边坡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分析,提出了使用锚索(杆)框架梁加固边坡的方案,明确了纵横梁以及锚杆的尺寸、连接、锚固等关键参数。锚索(杆)框架梁方案具有施工便利且纵横梁体系稳定可靠的优点,能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并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基本原理、减震措施、规范与标准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桥梁减震的研究现状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桥梁减震基本原理,列举了铅芯橡胶支座等桥梁减震装置,分析了桥梁减震设计规范与标准,指出我国现行桥梁减震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国际上桥梁结构减震的发展动向,为桥梁减震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盐渍土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内蒙古中西部河套地区,铁路防护栅栏立柱受盐渍土侵蚀破坏严重。针对包兰铁路乌海段防护栅栏受侵蚀破坏的情况,通过现场取样分析发现该地区以硫酸盐渍土为主,其混凝土腐蚀机理主要是结晶腐蚀和化学腐蚀。对此选取耐酸碱盐极强的玻璃钢为栅栏立柱材料,通过数值分析、室内试验及现场验证等方法,论证了应用玻璃钢取代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玻璃钢栅栏立柱整体表现良好,未出现破坏或者变形量过大情况,有效改善了盐渍土地区栅栏立柱腐蚀的现状。研究成果为西北盐渍土地区铁路防护栅栏腐蚀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高速客运专线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轨道与路基参数的合理匹配问题,以室内动载模型试验研究为依托,配制6组不同密实度的土样,对轨道与路基结构进行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反应模量等项目的测试,并通过不同压实系数下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基床、道床弹塑性变形以及反应模量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轨道与路基结构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及动静刚度等参数之间的发展规律,提出基床对道床影响的临界值,即:基床压实度为0.93时,基床临界动刚度值为75 MPa/m,基床临界动弹性变形为1.5mm,道床的临界动刚度值为110 kN/mm。对基床与道床参数匹配及相互动力作用的规律研究,为既有线提速改造及新线轨道与路基结构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