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9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01.
从理论上分析了磁流变耦合轮对转向架在小半径曲线和大半径曲线上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分析了随着曲线半径的变化转向架前后轮对耦合度应该作怎样的调整才能使前后轮对的轮轨横向力更加匹配,从而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利用数值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IC信息准则法的摆式列车倾摆伺服系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研究,建立一个来自实验数据的倾摆控制系统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法极大似然参数估计建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分析摆式列车倾摆伺服系统的结构、作动原理及控制输入参考信号的特点,通过仿真获取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用极大似然函数法对同类模型的不同模型结构进行参数估计,并以得到的估计参数计算出相应的似然函数值及AIC信息距离值,选取AIC信息距离最小的模型为倾摆伺服系统的模型。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IC信息准则的极大似然参数估计方法能够对系统模型进行建模估计,该模型不仅是同类模型中与实际系统误差最小的而且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03.
高速列车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高速铁路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运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了轮轨系统参振的影响,研究了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安全性指标和舒适性指标的随机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具有明显的特点,在160~300 km·h-1速度范围内,减载率及车体振动加速度的敏感波长分别为1.0~2.5 m与40~50 m,控制该波长范围不平顺对提高动车组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4.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状况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状况的层次分析法模型.研究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模糊数学构建了因素集的隶属函数,得出了施工安全状况的模糊评判矩阵,计算得到评判结果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了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等级.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不仅能有效掌握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和提供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并且可以作为企业评比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对于模数转换器(ADC),电容失配所产生的误差是一种主要的非线性误差源.分析了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由电容失配产生的误差,并利用有源误差平均技术对文中采样保持电路进行误差平均.在采样频率为100 MHz情况下,输入偏移量为0.75 V,振幅为0.375 V,频率为2.5 MHz的正弦差分信号,经误差平均电路后电容失配造成的误差由1.1 mV降至0.8μV,证明了有源电容失配校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策划的流程,对比分析了主要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法、灰色评价方法、故障树分析法.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研究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进行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以某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根据工程项目特点、范围、周围环境按类型、分状态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建立了项目工程危险源台帐,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采用LEC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出项目工程的主要风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其分析结果显示: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为高陡边坡、深桩高墩、大跨桥梁、长大隧道、特殊地质,事故类别集中在五大类型,加强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安全管理,能提高抗安全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07.
针对某地铁曲线路段钢轨波磨频发的问题,现场测量了20处钢轨的波磨,并以该实测的波磨作为激励,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波磨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地铁波磨的纵向长度为1.5~3.0m,最大波深为0.2~0.4mm,波长范围在140~200mm,接近或者达到钢轨打磨限值,但是轮轨系统响应并未超限;波磨波深与轮轨垂向力、轮对垂向加速度和钢轨垂向加速度都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波深时变率与钢轨垂向加速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与轮轨垂向力和轮对垂向加速度都有较明显的线性对应关系,波磨波深变化快的位置,即波深时变率的峰谷值附近,都对应着轮轨垂向力和轮对垂向加速度的极值。由于波深时变率与轮轨垂向力和轮对垂向加速度之间有明显、一致的线性对应关系,基于波磨波深时变率的钢轨打磨标准比基于波深的打磨标准更加直观和合理。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2万吨重载列车中部机车-货车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连挂车钩初始高差、车钩钩头摩擦因数等关键因素对中部机车跳钩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空制缓解与牵引工况下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分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在压钩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但在钩缓系统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机车电制力、牵引力将使连挂车钩产生垂向相对跳动;进入拉钩状态后,较大的初始高差和较差的钩头摩擦因数使得连挂车钩自锁力不足,导致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迅速增大;若机车垂向转角限值过大,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将进一步增大至300 mm以上,最终导致车钩分离现象的发生;当钩头摩擦因数和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8、8°时,空制缓解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电制力施加比例分别为40 mm、40%,牵引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牵引力施加比例分别为30 mm、50%;空制缓解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电制力施加比例为7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9、6°;牵引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牵引力施加比例为10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10、7°。可见,为有效抑制跳钩事故的发生,须严格限制连挂车钩间的初始高差,适当减小机车电制动力/牵引力,增大车钩钩头的摩擦因数,以及限制机车车钩的垂向最大转动角度。   相似文献   
109.
为准确评估某新型全自动智能轨道巡检车的动力学性能,开展了轨道巡检车动力学数值仿真;轮轨接触采用非椭圆多点接触Kik-Piotrowski算法模拟,车辆系统建模过程中考虑悬挂力元非线性与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特性等因素,同时考虑车载设备参振影响;针对车轮踏面表面包裹高硬度聚氨酯的特殊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轮轨局部接触模型,采用Mooney-Rivlin橡胶模型模拟了聚氨酯特殊性质,计算了轮轨等效接触刚度;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修正了Kik-Piotrowski算法中的相关参数;基于Craig-Bampton模态综合法和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了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为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实车动力学试验;重点分析了直线和300 m小半径曲线,运行速度10~30 km·h-1工况下巡检车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正常运行时,中间视觉模块垂向最大加速度大于左侧视觉模块垂向最大加速度,横向最大加速度小于左侧视觉模块横向最大加速度,车架最大加速度大于视觉模块最大加速度;车架中部易产生垂向弯曲变形,和视觉模块安装位置有胶垫减振有关;轨道巡检车在直线和300 m小半径区间运行性能整体良好,其中车辆在300 m小半径曲线段内30 km·h-1运行时,轮重减载率最大可达0.92,车架部位振动响应较大,为保证车载设备的安全性和避免车辆脱轨的风险,建议曲线段内检测速度控制在20 km·h-1左右。   相似文献   
110.
塑料排水板插板机工作机构是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特别工作装置.在换装原工作装置中的小臂和铲斗以后,就成为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最理想、最有效的插塑板机.1 构造原理1.1 构架部分 总体上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为骨架,并排布置,在其正面和背面以一定的间距成对地焊接角钢作为横档,以防止横向平面内的变形;同时,在两只工字钢的背面沿长度方向各附焊一组桁架,以增加整体纵向刚度.每组桁架再以横档相连,成矩形箱体形状,在有必要垂直攀登时起防护作用(见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