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某座连续刚构特大桥为例,采用Midas软件对其零号块进行了实体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升温条件下,箱梁顶板温度应力为压应力,顶板下缘出现拉应力集中现象;降温条件下,箱梁顶板上缘为拉应力,桥梁横隔板与顶板相交处出现1.01MPa的拉应力。  相似文献   
102.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高速动车组经历了自主探索、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四个发展阶段,成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12年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进入全面创新阶段。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全产业链供应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按照正向设计思路,以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互换、技术先进为目标,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160 km、250 km、350 km系列化“复兴号”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20 km列车交会试验的世界记录,实现了全球首个时速350 km商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成功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03.
研究高速和普速铁路构成的客运网络上长途客流输送方案,以及相关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全面分析长途客流输送的直达模式和中转换乘模式,以及长途客流出行广义费用和铁路企业运营效益。从客流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和企业运营效益最大的角度构建目标函数,考虑起讫点要求、编组长度、输送能力等约束条件,建立长途客流输送方案优化模型,并通过引入平衡因子将其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了综合比选不同列车种类的直达模式、典型换乘站的换乘模式的求解方法。通过计算典型长途跨线OD的客流输送方案,表明高速列车具有显著优势,客流时间价值、消费层次构成和换乘费用对客流输送方案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单从尺寸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肯定喜欢×4胜于×6,因为明显×4的个头更适合玩味。×4与×3的关系正如×6与×5一样,出自同一平台,一个负责低凋实用,另一个用来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05.
豪华SUV在中国市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首先SUV车型是中国消费者极为喜爱的一类车型。  相似文献   
106.
不管怎样,哈弗H6都是最值得关注的车型,它不仅销量在同级别自主品牌SUV里遥遥领先,产品选择也是多样化的——汽油、柴油、手动、自动、两驱、四驱,除此之外甚至还有红标和蓝标之分,丰富程度几乎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旋转机械随机响应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这种神经网络结构的学习算法.为了保证快速学习收敛,应用Lyapunov函数得到一种自适应学习率方法.用这种方法对某直立转子的地震响应进行在线预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网络学习算法是有效的,并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109.
介绍了拉弯成形专用模拟软件PS2F(Profile Stretch 2D Forming),运用该软件对北京地铁5号线不锈钢车体车顶弯梁的拉弯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消除了起皱等成形缺陷,开发出高精度拉弯模具。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轮胎垂直载荷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在轮胎内部嵌装了MEMS加速度、胎压和温度传感器,以获取轮胎径向加速度、胎压和温度等基础实时数据,并从中提取特征信息来表征轮胎垂向载荷。分别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和实车试验,对多种工况下的智能轮胎的垂向载荷测量方法和特征提取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智能轮胎的垂向载荷测量方法可行,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