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49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187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章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2):242-245,259
利用公路路面铣刨出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替代天然集料制备再生水稳基层材料,并开展工程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对于来自同一路段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其烘干或不烘干处理对再生水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影响较小,最佳含水率一般比再生级配集料吸水率高约4%~5%;对于不同路段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其压碎值越高,再生水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越低;综合考虑再生水稳的性能,选择来自路段1的再生细集料与路段3的再生粗集料按比例混合制备再生水稳用于工程实践,再生水稳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12.
浅谈对液货船现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明 《中国水运》2010,334(5):6-7
文中简要介绍了辖区液货码头以及吞吐量等情况,同时结合作者对辖区液货船舶现场监管。对于液货船的长期有效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713.
软弱敏感结构面常常成为隧道围岩变形失稳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浅埋、硬质岩石隧道。仅仅进行围岩总体的质量评价是不够的,识别其中控稳结构面以及围岩变形失稳模式,对于选取有针对性的支护体系,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至关重要。文中结合某隧道工程,通过对隧道进行跟踪地质调查,研究隧道中软弱敏感结构面产状及工程性质,识别出典型的围岩失稳模式。对深入了解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为隧道灾害防治、选择恰当的支护时机和支护方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14.
以上海轨道交通古北路站-中山公园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我国首台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15.
在学生课堂行为识别场景下,存在干扰因素较多且缺少公开的数据集,识别效果较差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行为姿态和注意力机制的高校学生课堂行为识别模型,利用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教学视频中学生课堂行为的空间和通道特征,利用与视觉描述互补的行为姿态信息获取深度特征蕴含的高层行为信息.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构建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高校学生课堂行为识别中展现了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16.
将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应用于潍坊港总体规划方案比选研究。采用MIKE21软件建立潍坊港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总体规划的各项方案进行水流、地形冲淤、航道回淤等方面的数值计算,并进行方案间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方案工程实施后流场无明显差别,周边地形冲淤变化不大且差别较小;航道回淤是该区域规划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整体发展方案明显优于分离式方案;经多方面考虑离岸岛堤式方案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717.
为系统性分析大型沉井施工在各阶段不同场区环境下的测量控制要点,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为依托,将全站仪观测与GPS-RTK监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跨江控制网和通信网络。沉井厂内预制阶段控制加工安装精度,定位着床、接高下沉阶段重点观测并控制沉井空间形位姿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至运营期提出基于荷载比的二次修正双曲线沉降预测方法,并开展了高精度长期沉降观测及理论验证。通过全过程精准高效测量控制,桥墩平面定位误差、平面扭转角、累计沉降等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18.
郭跃飞  章本本  罗正东  谢测坤 《公路》2023,(10):111-117
基于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了其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对两种常见破坏模式下的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出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和套筒长度是桩体破坏模式的判定依据。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探究了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竹筋格栅套筒通过提供额外的径向约束力有效限制了碎石桩的鼓胀变形,从而大幅提高了碎石桩承载力。同时,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3者之间存在最优组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综合考虑3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选取最优组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碎石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719.
为更系统地掌握我国北极航线航海保障能力,形成对北极航海保障基本情况的认识并用以启发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北极航线各方面航海保障能力,针对实际需求找出不足,并结合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