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故障现象:一辆2005款天津夏利(TJ7131U),曾发生过追尾事故,造成车辆右前部多处损伤。在某汽修厂对所有变形悬挂部件更换及损伤变形部位校正修复后,起初该车辆在行驶时无任何异常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车辆却出现了向右跑偏、轮胎及下支臂胶套非正常磨损等现象,而且日趋加重。后经车主与该汽修厂协商、交涉,对车辆进行了  相似文献   
52.
为了缓解当前编组站内日益紧张的机列衔接问题,减少机车与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在阐述编组站机列衔接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对衔接不紧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编制机车运用阶段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机务车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透明,对机车运用规则进行分析并搭建机车运用阶段计划编制模型,使用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机列衔接难题。  相似文献   
53.
(接上期)十一、二氧化碳保护焊常见焊接缺陷及原因分析1.咬边咬边是指焊接部位两侧的母材由于过热而形成轻微的沟槽(图38),使钢板的横截面减小。咬边部位通常会产生应力集中,加之母材由于过热变薄将严重降低焊接区域的强度。产生咬边的原因有:焊枪倾角不合适;电弧过长;焊枪保持不稳定;焊接速度太快或电流设置太大等。  相似文献   
54.
车身矫正是指通过一定的外力将因事故损坏或疲劳损坏的部位修复到车辆出厂时技术标准“状态”的过程。对于“状态”一词,它包含两层含义。“状”是指比较直观的外观和形状,而“态”则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更深层次的概念。如金属内部分子结构是否能按照原来的位置重新顺序排列、内部的应力是否完全释放等,它将直接关系到车辆修复后的功能和寿命。结构件是指在车身上起到主要支撑及承载作用的构件,是车身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常见于纵梁、横梁、门柱及下边梁等部位。这类构件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加之结构多为封闭式的箱形截面,所以在修理时应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利用合理的工艺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5.
(接上期)4.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检泌进行车门密封检查时,首先打开车门,并根据车身颜色。在密封条表面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均匀涂抹,然后关闭车门,在打开车门时。车门框上应出现一条同粉笔颜色一样的线条。如果线条连续。说明密封良好。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目的是使观察的效果更加清晰和直观,黑颜色的车身使用浅色粉笔。  相似文献   
56.
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能够模拟和预测道路交叉121、路段乃至区域的交通状况,是辅助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决策的有力工具。详细分析了SimTraffic、CorSim、VisSim、Paramics、AIMSUN、MITSim和Trans Modeler 7种业界著名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技术特性,并从交通设施表达及通信能力、车辆行为模型和其他扩展功能3个方面对上述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57.
测量工作是顺利完成各种车身修复所必须的程序之一,是事故车辆修复中最重要的环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车身修复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车身测量往往对钣金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维修经验、测量设备等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我们目前面对的客观现实是各维修企业的钣金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理论知识差,不能把维修经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车身测量时,由于概念模糊、认识误区、操作方法错误、设备质量差、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门架式双排桩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过程,探讨门架式双排桩在边坡工程中的受力特点以及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门架式双排桩的设计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9.
在区域联锁主控站,车务人员无法实时观察被控站道岔动作情况,这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设计了一套电流表远程监测系统以解决此问题,本文对系统的结构、系统功能及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及软件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联合证据的方法提高车辆判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