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4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本文通过裂缝梁的纯弯曲实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延迟开裂性能,测得在一定加载速度,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断裂韧性,并观测不同荷载水平和不同温度状况下的裂缝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的膨胀土侧向膨胀力及其对重力式挡墙稳定性的影响,在常规固结仪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侧向膨胀力试验装置和方法,揭示广西百色膨胀土侧向膨胀力随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通过湿热气候长期作用下膨胀土路堤含水率变化的数值模拟,并结合侧向膨胀力试验结果,获得了路堤重力式挡墙静止时墙背侧向膨胀力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间接得到的侧向膨胀力与侧向膨胀率的关系,分析了侧向膨胀力随墙后土体侧向膨胀量的变化及其对挡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侧限和无荷条件下膨胀土浸水后仍会产生一定侧向膨胀力;上覆荷载在0~50kPa,侧向膨胀力随其增大而显著增大,且大于相应上覆荷载;上覆荷载大于100kPa后,侧向膨胀力增幅变小并趋于稳定;上覆荷载增至恒体积竖向膨胀力时,侧向膨胀力达到最大;湿热气候长期作用下,膨胀土路堤挡墙墙后土体含水率逐年增加,静止挡墙墙背侧向膨胀力的合力逐渐增大,作用点下移;第5年含水率变化趋于稳定,侧向膨胀力沿墙背分布近似为抛物线规律,其合力为静止土压力的3倍,作用点位于墙背中部;在侧向膨胀力的作用下挡墙会被水平推移2.0cm;若容许墙后膨胀土发生2.6cm的侧向膨胀,可极大减小侧向膨胀力,使挡墙满足规范对其抗滑和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具体分析了高等级路面病害的一般原因,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两种路面在不同超载率的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情况,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为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和预防路面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本文运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分析了不同沉降量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老路拓宽不均匀沉降容许值.  相似文献   
75.
老路拓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分析了不同沉降量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老路拓宽不均匀沉降容许值。  相似文献   
76.
周期性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温度场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围绕沥青路面温度裂缝研究的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气候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针对环境周期性变温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理论推导,用解析法求得了气候因素周期性变化情况下的路面温度场,并给出了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77.
粘弹性中厚板非线性动力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imoshenko理论,借鉴粘弹性厚板几何线性、弹性中厚板几体非线性粘弹性薄板几可非线性的分析方法,推导了线粘弹Timoshenko中厚板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动力方程。它是一个四元积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据此方程,可得到若干简单情况下的动力方程。  相似文献   
78.
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而路基土回弹模量MR的预估是确定路基回弹模量的基础。基于此,总结分析国内外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的主要成果,并根据预估模型变量的不同,将典型预估模型分成了3类:第1类(A类)是以应力为变量的预估模型;第2类(B类)是将基质吸力耦合到应力变量中的预估模型;第3类(C类)是将基质吸力作为独立应力变量的预估模型。进而,从每类模型中选取2个被广泛接受的代表性模型,并采用3种土样的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数据,对各类模型的适用性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类模型形式简单,考虑了体应力、偏应力、八面体剪应力等应力变量对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但对路基湿度状态的反映仅体现在k1,k2,k3等模型参数中;B类模型是基于微观力学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或基于Bishop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提出的,若通过试验确定有效应力参数,成本高且设备不易操作,若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则误差较大;C类模型又分为将基质吸力作为应力的增量和乘积2种形式,增量形式导致MR随基质吸力的变化不受围压、循环偏应力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乘积形式可避免该现象的产生;建议采用乘积的形式来反映基质吸力对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贡献。此外,为提出适用于中国路基路面设计体系的路基土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应在加载序列、基质吸力测试、预估模型构建、干湿循环影响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分别将桩的受荷模式作为被动桩和主动桩考虑,建立了路堤荷载下软基桥台桩基桩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式。以Ito法计算被动桩侧极限土压力,并将其作为桩所承受的被动荷载;将桩视为一维结构单元,利用p-y曲线法来考虑桩后土体的非线性及成层性,从而建立了桩身位移的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并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沥青碎石基层因其具有防止反射裂缝、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能力等优点,目前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ATB30基层施工时又具有容易发生集料离析和难以压实的特性,该文结合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的实体工程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摊铺和碾压技术,有效地避免了集料的离析,提高了压实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