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4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拓  郑健龙 《中外公路》2015,(1):222-227
复杂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强度特性研究,是一个重要且困难的问题,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强度试验方法。基于此,该文对常用的沥青混合料强度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有必要创新三轴试验设备,开展复杂应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破坏准则研究。  相似文献   
82.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领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针对国内外温拌沥青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温拌沥青技术节能减排的优势及其局限性,研究了常用温拌剂和温拌技术的降温降黏机理及不同温拌技术对其性能的影响,综述了温拌技术在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他沥青混合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温拌技术在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应用时降低施工温度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探讨了降温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拌技术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便于施工等优点,但仍存在温拌剂成本高和温拌沥青中残留水分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常用温拌技术多为国外技术专利,在国内经过研究、消化和吸收后在各种沥青混合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充分了解温拌技术作用机理对开发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温拌沥青材料和技术至关重要;温拌技术应用在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其他沥青混合料中能降低施工时的黏度和温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而限制其在工程中推广应用主要是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混合料低温性能和水稳性能不足;探索温拌技术与其他类型沥青混合料相结合的方案有利于促进绿色公路的创新与发展。总之,温...  相似文献   
83.
土工格栅加筋柔性桥台筋材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柔性桥台室内模型和现场试验工程的检测结果及非线性有限元的计算,分析柔性桥台加筋材料拉断破坏的机理,针对现行规范中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考虑粘聚力和路基填土的影响并导出相应的筋材拉力计算公式,同时提出平面加筋材料垂直间距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4.
结合单壁螺纹塑料套管现浇混凝土桩-PTCC桩在岳常高速公路软基处理试验段和其他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对其桩的组成、施工工艺、成桩质量控制以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应用效果和经济性。结果表明,PTCC桩是一种质量容易控制、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检测方便的地基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沥青路面面层摊铺和碾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质量.笔者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摊铺中的摊铺基准、熨平装置、摊铺方式、摊铺速度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结合试验路段的铺筑和现场钻芯,对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混合...  相似文献   
86.
基于损伤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根据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用循环耗散能定义为沥青混合料的损伤变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疲劳试验结果推导出了损伤函数、损伤演化方程,并分析了该损伤模型与经典Miner线性损伤模型的关系,验证了该模型的非线性事实。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接近,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AC-20Ⅰ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结合少洛高速公路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集料质量和交通状况,从原材料、级配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AC-20Ⅰ中面层沥青混合科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通过DSR试验、粘度试验、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评价了沥青结合料的粘附性和高温性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和水稳性,检验了该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MTS压缩试验的热态沥青混合料黏弹塑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对松散热态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压缩试验,结合现场路面压路机的作用时间,建立了一种热态沥青混合料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根据MTS压缩试验的循环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荷载循环过程下沥青混合料的黏弹塑性参数,分析了热态沥青混合料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MTS压缩试验正确地反映了热态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热流变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对减轻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为改善沥青路面的离析,国内外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对由运料汽车运来的、存在一定离析的混合料进行第2次拌和,然后再摊铺。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转运车在减轻沥青路面离析中的效果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可以有效地减轻沥青路面的离析。  相似文献   
90.
以独立交叉口为对象,考虑用地约束的前提下,对设置立交的交通条件(临界交通量)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分析和研究。分别从驾驶员心理和成本效益理论两个层面对临界交通量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驾驶员心理特征确定设置立交的临界延误;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在规定的投资回收期下,确定临界延误;通过绘制延误-交通量的关系曲线,基于两种临界延误,采用图解法反推得到临界交通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别,需要进一步对其中的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