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应用橡胶沥青提高了路面强度、抗车辙变形能力和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有效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减薄水泥路面罩面厚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陈湘生 《隧道建设》2015,35(12):1243-1251
地层冻结法在我国应用已超过60年。作为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治水最有效方法之一,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给出冻结工程的全过程流程,并从冻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机制分为“隔水”(水压)和“既隔水又承受岩土压”(土水压)之间的差异,详尽说明需要考虑的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特别对地层冻胀和融沉机制和预防做出详细阐述,最后给出在隧道工程的地层冻结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湖南省永(州)~连(县)公路天子山大桥在借鉴了贵州省桁式组合拱桥设计与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和柔性斜拉杆两种新构件,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对山区修建大跨径桥梁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湘生  朱益海 《隧道建设》2014,34(10):944-952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效能最大化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着手,结合地铁7号线建设在建筑密集且商业繁华中心——深圳华强北路进行地下空间效能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使土地集约高效开发并与周边和谐无缝接驳,实现了地铁换乘、地下和地面集散和过街、物流无缝转运等城市功能和谐结合,彻底改变目前地面人、物、车混流不畅的局面。使其城市功能得到了最大提高,整体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绿色施工确保了对该商业区影响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世界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法国,发达工业国家的典型代表。2009年4月20日,法国巴黎维勒班展览中心,三一集团最新研制下线的,有着"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美誉的72米臂架泵车,将华丽绽放在世人面前,让全世界分享三一源于对人类品质巅峰追求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世界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法国,发达工业国家的典型代表。2009年4月20日.法国巴黎维勒班展览中心,三一集团最新研制下线的,有着“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美誉的72米臂架泵车.将华丽绽放在世人面前.让全世界分享三一源于对人类品质巅峰追求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客运列车供电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电制式需求,结合电力机车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DC 600 V/AC 380 V兼容的列车供电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参数计算及试验验证情况,可为后续电力机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速磁悬浮技术与系统特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深港走廊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 特征,分析大湾区广深港高速磁悬浮线路建设的必要性、功能定位、运量需求,解读大湾区广深港城市现状和规 划,对广深港高速磁悬浮线路通道和站点方案进行比选,初步研究提出适合高速磁悬浮线路发挥技术经济优势的 主要技术标准及线站位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采用顶推法施工,在国内是一项新工艺。本文介绍了衡山湘江公路大桥主桥斜拉桥顶推施工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及其索塔、斜拉索与降落临时墩,完成连续梁向斜拉桥体系转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当前盾构渣土资源化装备庞大、操作复杂、对不同类型渣土及狭小场地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深圳地铁14号线六约北站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工艺以及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振动筛分、絮凝、压滤、管路和中央集中控制平台等成套系统装备,并在六约北站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结果表明: 六约北站采用新装备和新工艺后,设备占地面积仅470 m2,最大处理能力达到1 400 m3/d,仅需4人即可维持整个装备系统的有效运行;设备系统对不同地层渣土的〖JP2〗适应性大幅提高,筛孔淤堵得到解决;所生产的粗骨料、细骨料含泥量和含水率大幅降低。由此可见,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提升是装备升级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智能化、集装箱化成套装备,从而满足不同场地及周边环境的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