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31.
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重要而又紧密关联的两个基础问题。通过技术站改编能力约束和编组去向数约束,将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两个问题组合并进行综合协调优化,以最小化车流走行、改编费用和技术站布局调整投资费用为目标,构建综合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鉴于问题的复杂性,提出基于备选集和区域划分的思想对模型进行深化分析和拓展,以降低问题的规模。以具有10个节点的网络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的综合优化,有利于路网上车流组织和车站作业能力的协调,促进系统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32.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编制一直是铁路运输组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目标是为实现阶段计划的计算机自动编制和构建智能化编组站调度系统。迄今,在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上取得较多成果。在对阶段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确定和不确定环境下的阶段计划编制以及阶段计划计算机编制与实现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并综合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编组站阶段计划自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枢纽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与探讨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编组站智能化示范工程实际,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分阶段实现问题,从而为我国铁路编组站智能化调度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4.
本文结合我国铁路运输集装化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铁路开展集装化运输的优势,指出当前我国铁路集装化运输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5.
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高铁枢纽与城市功能的相互协调,提出了一种基于TOD理念构建高铁快巴服务网络的方法,旨在提供快速疏散高铁站客流到城市内部重要节点的高水平服务,同时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首先基于TOD理念,依托GIS平台和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SMCA)模型,提出了评估城市区域TOD指数和沿线TOD指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高铁快巴服务网络TOD效用最大和广义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高铁快巴服务网络数学优化模型。最后,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TOD指数选取部分地铁站点作为需求点,构建了高铁快巴服务网络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亦对疏散高铁站客流、增加高铁枢纽与城市内部的联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货物托盘装载是实现集装化运输的重要保障。针对货物包装件的装载模式和货物最佳堆码层数的确定,提出规则货物包装件装载方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规则货物包装件的装载模式、堆码层数的确定、装载方案等进行分析,通过实例计算不同装载形式下的货物装载量,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铁路与相关运输方式间的协作问题是影响联合运输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发展联合运输的意义和影响联合运输发展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战略导向、运输产品设计、设施设备配置3个层面,提出铁路与相关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策略,以促进铁路联合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本文基于铁路现有运能和运输组织水平,对铁路开展联合货物运输的产品及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铁路开展联合货物运输的意义,基于运输产品的概念与设计原则,提出适合联合货物运输的铁路货运产品,并对其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综合运输体系下货运物理网络和服务网络的概念,阐述了综合货运物理网络服务网络运输能力的定义和构成,并探讨综合货运服务网络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最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增加综合货运服务网络运输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为提升港口站调度智能化水平,本文在研究重载铁路港口站作业组织的基础上,分析本务机担当调机运用模式下不同卸车系统的调车作业方案,以列车分解计划、卸车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及列车组合计划为核心刻画不同类型重载列车在站作业全流程。考虑港口站卸车作业能力和卸后空车返程排空效率,以车辆在站停留时间最少为目标函数,构建重载铁路港口站作业计划综合优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带有启发式策略的微进化与自适应邻域搜索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某重载铁路港口站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设备协同调度方案中未出现空闲等待时间,出发列车配流方案中,前7列均满足最大空车编成辆数;对比不同调车作业方案,本务机担当调机运用模式可为港口站减少5台调车机;所提算法相比Gurobi求解器,在求解时间上节省97.32%,与最优下界值间隔缩小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