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111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诊断精度差和诊断算法自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理论-云决策的发动机状态检测算法。根据免疫系统的危险理论建立了危险识别模型,给出了危险信号和安全信号的定义。基于云模型构建了云决策模型。通过融合危险识别模型和云决策模型,构建了适用于复杂机械系统的状态诊断策略。在汽车发动机状态检测试验台上,对发动机状态检测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7.5%以上。  相似文献   
152.
153.
针对小环岛立交线形指标低、曲率曲折多、曲线参数多、整体连续性和安全性能差的特点,提出采用双纽曲线应用于小环道,并分析了其路用性能和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双纽曲线由于曲率变化率均匀,除了进道和出道,不存在曲率突变情况,线形连续,整体性能好,而且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行车舒适;当实际行车速度不超过设计速度的25%时安全性高;采用双纽曲线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当缓和曲线越长时越经济。在整体式小环道中,双纽曲线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予以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淀层的形成原因,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淀层的危害。通过某高架桥摩擦桩超声波检测的工程实践发现,在钻孔灌注桩沉淀层厚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利用超声波检测桩身完整性却存在问题,表明现行设计、施工与检测规范存在一定脱节。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沉淀层厚度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降低桩底沉淀层带来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5.
为解决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应用于无人水面舰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路径规划时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遗传思想的PSO,在传统的PSO中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中的交叉、变异操作,避免算法进入局部最优解,对惯性权重进行自适应调整,加速算法收敛.采用MATLAB软件对USV巡检水域环境进行建模,应用改进的PSO进行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PSO和GA,该算法有效减少路径交叉点,大幅缩短路径总长和算法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156.
针对目前商用车市场里程表传感器的应用类型、输出方式,与仪表的匹配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概述。为更完善的实现传感器与仪表的可靠工作,提出了传感器内阻R与仪表接口电路的匹配计算,保证传感器与仪表两者之间的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57.
货车超载既使路面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又严重损坏路桥。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安装超限检删系统可以实现对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的源头控制,从而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8.
阀控非对称缸液压系统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了阀控非对称缸液压系统中阀与缸之间采用软管连接的情况,构建了系统方程,推导了活塞杆在两个方向,活塞杆伸出和活塞杆缩回时的两个传递函数,分析了两个方向的增益与固有频率,采用了SimHydraulics实物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对传递函数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9.
在借鉴已有成果,特别是许振良教授提出的水平管道固体粒子处于滑、跳移时的速度分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底层固体颗粒的起动条件,运用数值逼近方法确定堆积速度的计算公式。最后用相关数据对这些公式进行检验,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60.
针对上海地铁一号线紧邻沪闵高架二号匝道的情况,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地铁车振对沪闵高架2号匝道高架主体结构的动力影响,获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沪闵高架2号匝道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