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针对汽车前视摄像头(Forward View Camera)拍摄存在噪声及光照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帽算法TopHat Canny的多重边缘检测图像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前视摄像头拍摄的道路行人、车辆及障碍物的图片进行分析,采用小波阈值算法分别对彩色图像(Red-Green-Blue,RGB)3个空间分量进行滤波去噪,并经加权平均法对重组的3个分量灰度化处理后,采用Top-Hat-Canny多重边缘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噪声及光照不均对图像边缘检测带来的影响,为后续目标识别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模筑衬砌支护法是先在地下形成具有相当强度的模板,并根据模板形成时的受力及变形等具体情况,对模板断面进行相应的加固支撑.模板经连接加固,成为一个能够承受周围围岩压力的整体结构,在施工期间同时起到承重、保护等多重作用,施工完成后,模板成为永久受力结构的一部分.模板施作完成后,在模板空间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永久衬砌.待永久衬砌具有一定强度后,开始在永久衬砌形成的巨大开敞的地下空间保护下进行土方大开挖,进而完成全部地下空间结构的构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进入了空前高涨的时期,位于地下的地铁车站通常采用明挖法修建.然而在城市中心地带商业、企业、金融、民居等楼宇密集、交通繁忙、地价昂贵,加之受到密集的地下管线及各类地下构筑物的制约,使部分车站难以采用明挖施工,因此近年国内地铁建设中,暗挖车站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由于受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限制,目前国内全暗挖车站主要集中在以北京、沈阳等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国内地铁全暗挖车站目前已采用过的工法有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1]、洞桩法(PBA工法)等,这些工法虽然都成功地完成了暗挖工程,但存在施工周期长、临时结构多、地表沉降大、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电路中,反射是影响信号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探究高速电路的端接方式是否能够抑制信号的反射,首先分析了反射的形成机理,而后对于高速电路中常见的串联端接、简单并联端接、主动并行端接、戴维南端接、阻容端接、二极管端接6种端接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Hyperlynx软件对上述6种端接方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有效的端接可以显著地减小信号的反射,提高信号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某大桥钢管拱从单管卷制到成拱的成套制作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可供桥梁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盘溪路大石坝立交工程为例,从温度场理论出发,研究了冬季降温产生的温度应力对如桥台结构的大体积混凝土应力变化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桥台背面进行切缝处理,研究切缝后的桥台应力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桥台的外侧受温度影响比内侧受温度影响更为敏感,在降温时候外侧更容易开裂,在桥台背面适当位置增加竖向切缝后,桥台的温度应力集中现象将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17.
采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土长期施肥试验基地的黑土以及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市和中北部的榆树市不同酸度的黑土,测定黑土的硝化强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同一地域不同施肥制度,导致黑土的酸度不同,在一定pH值范围内,硝化强度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大.公主岭和榆树市不同地域不同酸度的黑土,土壤偏碱或偏酸性时,土壤的硝化强度较大,中性土壤硝化强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轮轨摩擦调控技术原理,轮轨踏面摩擦调控设备现场布设、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喷头功能先进、动态响应快、输出模式独特和流量控制精准4个方面阐述轮轨踏面摩擦调控设备特点,分析轮轨踏面摩擦调控设备在大秦铁路和侯月铁路的试验性应用,并与国外设备应用试验对比,提出在不降低机车牵引及制动需要的黏着系数下,可有效抑制钢轨波浪磨耗,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和轮轨表面接触应力,减少冲击,降低脱轨系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运营铁路监测频率、监测时段及监测环境的要求,研发了一套实时、高效、全天候、不受铁路周围环境影响的铁路沉降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静力水准仪作为监测装置(最快监测频率可达3 min/次),可针对不同的外界环境(如温度、气压等)生成补偿系数,对采集数据进行修正,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消除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在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误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该系统的绝对精度能够达到0. 1 mm,实际工程应用中,高程中误差小于0. 2 mm,达到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精度要求,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监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地开发强度的概念,并从土地开发对周围交通系统的影响以及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的制约两方面对土地开发强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