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41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159篇
铁路运输   90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智能化、节能性、舒适性已经成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线轨道车辆所使用的智能型变频空调系统方案。通过集成变频空调系统、压力波保护控制装置和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提升了乘坐舒适性的同时,降低了空调系统能耗以及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2.
采用随机介质理论和模型试验方法,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和文献发表数据,分析了人工冻土冻胀引发地面变形规律和冻胀影响范围。结果表明:(1)随机介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人工冻土冻胀引发地面变形曲线是一条高斯型二重积分曲线;(2)物理模型试验得出地面抬升曲线规律与高斯分布拟合度较高,试验地面抬升曲线的高斯分布拟合系数为0.977 47,工程实测数据的高斯分布拟合系数为0.949 32~0.995 53,对文献数据拟合得出拟合系数位于0.954 41~0.983 44;(3)冻结引发地面变形范围为8~10倍冻胀丘宽度。冻结壁为对称结构或拟对称结构时,冻胀引发地面变形曲线可以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拟合。该结论可以为人工冻土冻胀引发上部地面变形量计算及影响范围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3.
对汽车灯具内部起雾的原理、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从整车厂的角度,梳理汽车灯具雾气问题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关注内容,提出应对措施,为解决车灯雾气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霍加库斯腾桥是一座主跨1210m,全长1800m的3跨悬索桥。重点介绍了该桥主缆锚固、塔梁铰接、梁体和主缆的结构设计及空气动力学设计,并简述了该桥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5.
混动重卡上冷却系统更为复杂,共有三套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各自控制温度不同。统一由整车控制器VCU控制,三套冷却系统温度控制逻辑都在VCU中提前定义,在整车设计时要分别设计计算各系统的冷却能力进行最终整车温度控制。电池热管理系统(Batter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BTMS)后续还要进行智能化,全天候的开发,已经成为汽车总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王磊 《上海造船》2008,(4):27-28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十分有幸担任了海洋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个人自从加入造船工程学会以来,在学会帮助下不断成长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7.
为满足人民对城市规模和服务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作为基建大国,城市建设水平和规模不断提高,城市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城市公路跨越地铁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线路的运营具有较大影响。针对城市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支架现浇箱梁跨越地铁隧道特别保护区,为满足“地铁隧道上方新增荷载不大于20 kPa”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8.
依托南海近岛礁地形,设计了一套悬链线式平台锚泊定位系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锚泊系统的定位能力。试验模拟了各种风浪流等海洋条件,详叙了模型试验的具体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差异的原因,以期较为准确地预报该半潜平台作业时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所设计锚泊系统的可行性,为今后新平台和新锚泊方式的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深海爬游机器人是一种新构型潜航器,其多腿位姿会改变周围流场与自身重心的分布。[方法]针对深海爬游机器人左右对称、前后近似对称、上下不对称的特点,建立深海潜航器的操纵性垂直面运动方程,得到相应的稳定性判据和临界速度。采用混合网格计算深海爬游机器人纯升沉和纯俯仰运动的水动力系数,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然后结合判据,判定纵向展开位姿、横向展开位姿和着底位姿这3种位姿下深海爬游机器人的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分析运动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深海爬游机器人的3种位姿均处于静不稳定和条件动稳定状态,设计航速低于临界速度,能满足直线稳定性的要求;静稳定性主要受与垂向力有关的位置导数的影响,其中横向展开位姿的最好,落地位姿的最差;动稳定性的优劣主要受与垂向力有关的位置导数、初稳心高和结构布局的影响,其中落底位姿的最好,横向展开位姿的最差。[结论]深海爬游机器人多腿位姿的水动力和稳定性规律能较好地指导控制设计并使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0.
利用ANSYS软件对轴密封弹簧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通过MSC.Patran2008将轴密封弹簧组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简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Ansys12.0中进行密封端面温度场分析。通过瞬态分析方法得到运转过程中端面特性的变化状况,进而获得时间响应下轴密封弹簧组的动态特性;通过施加稳态热边界条件,对端面进行稳态分析,更好地掌握轴密封弹簧组热一结构耦合机理,提高轴密封弹簧组抗变工况的能力。数值结果表明了该轴密封结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