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559篇
综合类   118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当前道路识别方法对道路材质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城市道路材质高精度识别的方法。首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中的地物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在保留地物光谱分离度较大的波段的基础上提升计算效率;通过分步融合的策略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融合,提升高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后续道路材质识别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障。其次,通过使用不同的指数对融合影像进行掩膜,提取城市建筑物,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建筑物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进行多特征融合并分类;最后,通过影像后处理对提取的道路进一步进行规范,得到最终高质量的道路材质识别结果。通过使用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高分二号全色/多光谱影像、高分一号多光谱影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取得较高精度的道路材质识别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7):356-360
高速公路交通需求逐年增长,拥堵频发,态势分析具有紧迫性。通过梳理目前交通态势研究的相关内容,发现了交通态势研究的不足,给出了交通态势的定义和内容,明确了交通态势分析的流程和关键技术。推导改进Van Aerde模型,用于描述交通状态;给出了ARIMA模型作为交通流预测的方法,确立了基于运行速度的交通态势分级评估指标,为交通态势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7):364-367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技术的优劣,能直观地反映出公路服务水平的高低。从服务区的选址、建筑特点、配套设施的智能化等方面研究分析,简要介绍了绿色服务区的建设方案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9):323-329
将地聚物应用于路面冷再生,通过替代常规胶结剂(水泥、沥青、二灰等)对再生沥青路面(RAP)材料进行稳定研究,并对地聚物稳定RAP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地聚物作为新型胶结材料可以有效稳定RAP,满足基层强度的要求;地聚物稳定RAP强度不会随着碱液/粉煤灰比率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在比率为0.4时达到最大值;稳定后材料的单轴压缩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并且线性关系的拟合趋势线通过原点;不同碱液/粉煤灰比率下的单轴压缩弹性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也很明显,比例系数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地聚物稳定后的RAP回弹模量较未稳定的RAP有很大提高;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是由于稳定再生材料随着约束的增加而变得更致密;材料的偏应力变化比较剧烈,随着材料密度和强度的增加,偏应力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变得比较平缓;地聚物稳定RAP材料的回弹模量使用体应力模型和三参数模型进行拟合均有很好的效果,两者拟合效果相近,体应力模型形式更简单,并且使用三参数模型时数据分散度有限,因此推荐使用体应力模型。体应力模型在沥青老化程度较高适合使用,因为此时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更接近普通集料,使得地聚物稳定材料的剪应力和剪应变较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水平得到空前提升,为响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应选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公路工程施工。除此之外,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还应遵循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绿色公路工程,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时的能源消耗。一般来说,在进行绿色公路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降低绿色公路施工时的资金投入量,保障相关施工单位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发展以来,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来源一直是制约工程造价、决定整个高速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着重阐述了江汉平原高速公路填砂路基设计应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应用拓扑优化理论,采用简化的假定条件,基于应变能最小即刚度最大原理,对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体的结构布置形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荷载模式、填高、加固长度和面积等因素对最优拓扑图形的影响,得出了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体的最优布置方式。拓扑优化结果表明: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的不同区域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排序为,固定端附近区域-中间偏上区域-中间偏下区域-路基顶面远端区域;上长下短的倒梯形布置形式的结构刚度最大,其抵抗地基沉降变形的能力最强,表明目前桥头常用的倒梯形布置形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路基加固体底面布置长度应不小于2 m,由下向上斜率应缓于1∶1。  相似文献   
8.
台子山隧道为山西大同南郊区煤炭专用二级公路上的一座长2565m的隧道。该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溶洞、断层等特殊地质段,经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处治和动态施工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车两年多来未发现任何病害现象。  相似文献   
9.
应用MARC软件,建立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三维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及不同的地基沉降模式,分别对土工格室加筋体和柔性搭板消化地基沉降、协调和控制桥头差异沉降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复合体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同时,土工格室柔性搭板能有效地阻止上层土体向下沉降,减小路基竖向应力,使得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平缓过渡。  相似文献   
10.
结合前期研究结果,针对高墩连续刚构桥线性地震反应规律和动力反应特性,提出在活动盆式支座加装弹塑性阻尼器的方法,通过调整其阻尼器参数及屈后刚度,以达到各墩质量、刚度平衡,使其振动趋于一致,从而有效地达到减震效果。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并计算分析阻尼器屈后刚度对模型墩梁相对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