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91篇
综合类   152篇
水路运输   139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主动轮转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中低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齿数及中心距增量的关系的基础上 ,借助于滑动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变化的实验研究成果 ,进一步研究了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与主动轮转速的关系 ,并提出高速齿轮副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排阵式交叉口在实际交通波动环境中存在车辆滞留排序区,运行效率稳定性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了鲁棒优化方法,平衡交叉口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在分析排阵式交叉口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运行效率波动性与交叉口几何设计、信号控制、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5个因素有关。确定了将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3个客观波动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这2个可受设计人员控制的要素作为模型的优化控制变量进行协同优化的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条件风险值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各流向车道数、信号相位相序、排序区车辆清空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情景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建立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案例分析,对鲁棒优化模型的置信水平取值和算法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算法可以使目标函数收敛到最小值,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对优化效益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所建立的几何设计与信号控制协同鲁棒优化模型可实现在交通需求和供给的波动下,对排阵式交叉口的车道功能、排序区长度以及主、预信号控制进行协同优化。相较于确定性的设计方法,在平均延误层面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但对延误标准差和最大值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案例中分别减少了48%和23%。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装箱船装卸作业系泊安全问题,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利用AQWA软件对系泊集装箱船进行频域水动力分析和时域耦合分析。计算不同装载状态下六自由度响应幅值算子(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RAO)、时域运动及各风浪流载荷下系缆最大张力;分析不同装载状态对集装箱船六自由度RAO和运动量的影响,评估装卸作业下码头系泊安全。结果表明:1)不同装载状态对横摇运动影响最大;2)满载时集装箱船运动量大于压载工况,系泊缆负载更大。试验结果为评估船舶装卸作业时的系泊安全提供仿真分析依据,对优化码头系泊方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海环境中的水压较高,水下连接器需进行湿式插合的需求,设计深海电信号连接器的动密封和水压平衡压力补偿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悬臂梁结构理论,建立基于动密封前后两过程的连接器插合力数学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获取试验原始数据,并验证该尺寸插合力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过盈量和摩擦因数对插合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摩擦因数取0.21、过盈量取1.1 mm时,动密封前过程插合力取最优.此外,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冠簧结构和动密封后过程插合力进行优化,得到冠簧最佳尺寸、动密封后过程最佳插合力和最优化材料,为深海电信号连接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增压直喷柴油机EGR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增压直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EGR控制系统以降低NOx排放,具体介绍了EGR系统中的进气节流阀、组合气缸阀、EGR冷却器及电控系统的结构形式,并通过发动机试验测试了EGR系统的实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公路软基沉降双曲线预测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双曲线法是一种重要的沉降预测方法。由于待定参数少且其易于确定,表示的沉降发展规律与许多实际工程相符合,因而广泛应用于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本文通过汕汾高速公路实例,对双曲线法进行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沉降预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硕  范炳全  盛骏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7):95-98,107
基于对交通流建模过程中将车型单一考虑为标准小汽车,忽略了现实交通量中车型的不同构成,本文通过对不同车型的动力特性进行标定,将其特性反映在跟车模型与车道变换模型中,并且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分析了交通量构成对路段行程时间、车速、延误等动态特性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换乘会增加公交车在换乘站点停靠时间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诱发串车和加剧线路的不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以常见的存在单换乘区的两条公交线路为对象,提出了利用车辆驻站为控制手段的双线控制增强学习模型和算法。首先,对换乘区进行了归类分析,明确系统运行的供需特征,定义了系统的稳定性度量指标;其次,以线路运行的仿真系统为基础,建立线路控制的增强学习模型,并给出对应的Q学习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新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双线单换乘区条件下有效防止串车现象的发生,线路运行稳定性系统的运能可得到有效提高,乘客的平均等车和换乘时间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