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利用层次分析法与ABC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地铁车辆设备部件进行分类。选取运营安全性、运营服务性、维修费用和故障率作为准则指标,利用ABC分类法确定设备部件对准则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加权权重,最后根据加权权重对设备部件进行最终的ABC分类。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将设备部件进行分类,并有效地选出关键设备,提高设备部件在日后的维修及架大修中的维修针对性。  相似文献   
42.
在一些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的转弯行为不受信号控制,容易与过街行人发生冲突。现有冲突研究的内容多为冲突判别和冲突分级研究,对人车冲突运动过程研究相对较少。为减少交通冲突,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提出一种新的右转机动车与行人冲突运动过程的仿真模型。研究右转车辆的决策过程,分析人车冲突机理。建立人车冲突模型,依据实际调查所获得的车辆速度和可接受间隙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冲突时间、后侵占时间、安全减速度、间距时间4个冲突严重性指标,选择后侵占时间(PET)这一评价指标进行安全评价。仿真得到的车辆速度和 PET 数据与调查得到数据相比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灵敏度分析,小交叉口 PET 提高了10%,说明小交叉口有助于降低冲突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43.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超级高铁设想特征的优良等级,采用TOPSIS价值函数法对超级高铁的特征进行综合评判,并与模糊理论的评判过程与结果进行对比.首先,从"速度-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经济性"的角度对影响超级高铁特征的因素进行分析,确立13个特征评判指标,建立超级高铁特征的评判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13个评判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结合TOPSIS价值函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应性特点,分别对超级高铁的特征等级进行评判;最后,对两种评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更适用于超级高铁特征评判的方法.评判结果表明,超级高铁特征等级为"良好";两种方法相对而言,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步骤较为简单,但评判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较多,TOPSIS价值函数法的评判过程更加直观、客观、严谨,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此结果直观地反映了超级高铁特征的优越性,表明TOPSIS价值函数法在超级高铁特征综合评判应用中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4.
高速铁路运营事故预测方法是度量铁路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水平,引入工业数据分类方法,分析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事故预测过程中的适应性.首先,运用事故次数、事故联动系数、月均事故率3个参数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水平进行度量;然后,根据工业数据分类方法判别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数据属于块状型,据此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运营事故预测模型;针对运营事故数据具有波动大的特点,利用均值聚类方法建立K-GM(1,3)预测模型.以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K-GM(1,3)、GM(1,3)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8.92%,13.68%,345.25%,BP神经网络在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事故预测过程中的适应性要优于灰度模型.   相似文献   
45.
46.
以高速公路主线分流区和匝道主体段作为研究对象,将出口匝道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引入联系函数,选择匝道限速、匝道交通量作为位置函数中主效应变量,选取匝道类型和匝道结构作为尺度变量,建立事故严重度预测模型。并从照明、车型、相交道路类型等方面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通过拟合度检验及伪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各类匝道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类型I类型III类型II类型IV。  相似文献   
47.
直通运营模式下,城轨市域线列车与市区线列车组合运营,列车制式与开行方案的差异影响着直通区段通过能力。本文基于列车追踪与越行的4种运营模式,考虑城轨市区线对直通列车运行速度的制约,采用基于图解的计算分析方法,将列车运行周期划分为若干个列车组合,运用异质列车旅行时间差与列车追踪间隔计算列车组合时间,提出了异质列车开行方案与制式差异复合影响下的直通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最后,依托南京地铁2号线与S6号线的线路数据与列车运行数据,通过设计的列车停站方案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并分析了直通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直通列车与本线列车开行比例相同时直通区段通过能力最小;随着本线列车开行比例的上升、直通列车越站次数减少,直通区段通过能力不断增大;直通列车采用非站站停追踪模式或越行1次模式时,直通区段通过能力相近,且相较于越行2次模式时通过能力更大;直通列车站站停模式下,直通区段通过能力受异质列车加、减速性能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实施直通运营的线路通过能力可行性判定与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对于城轨车轮接触系统而言,踏面的形态和轮廓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对轮轨产生额外的损耗并且影响车体动力学性能。围绕城轨车轮镟修后的踏面外形轮廓展开研究,提出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单目标优化方案和多目标优化方案,对改进之后的结果与标准踏面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动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种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相比单目标优化可以同时对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目标进行优化,在多个优化目标之间寻找一个折中点,使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9.
针对地铁列车定时节能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以节能和准时为优化目标的列车定时节能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出一组最优驾驶策略解。该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列车行驶过程中的不同受力状态,充分考虑限速、最大加速度、定点停车等约束条件,采用分解协调的思想将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分解成多个阶段子问题,通过线性加权和多次迭代,求出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谐振是电路的一种重要特性,广泛地运用于很多电路设计中。本文根据电路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谐振电路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从并联谐振电路入手,例举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感器,最后综合两个电路,实现了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工作原理。本方法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及综合性,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运用Pspice和Matlab两种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更能有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