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402篇
综合类   597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63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与互联互通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分析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可实现互联互通,并有利于设备的国产化.结合国外实施互联互通的经验和中国国情,指出该技术对于上海新线建设及将来的互联互通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2.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及其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处于超常规发展阶段,并由此认为需从思想、资金、体制、安全、技术和人才六个方面加以考虑,建立相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3.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换乘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已建成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存在着换乘难的问题.在调查上海3号线各车站换乘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通线路间、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以及个体交通之间存在的一些换乘问题,并分类说明了这些换乘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4.
0 引言 压实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1].压实度的大小取决于现场实测的沥青路面密度.目前,列入中国行业规程的沥青路面密度(压实度)检测方法有三种:钻芯法、核子密湿度仪法、无核密度仪法.三种方法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65.
0引言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许多高速公路发生早期损害大多与压实度不足有关。目前对压实度指标的控制观念,已由原来的单纯依赖钻孔密度控制压实度转变为重点控制碾压工艺,钻孔只作为辅助性检验。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66.
朱芳芳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2):36-39,43
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大量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导致了交叉口运行效率降低,同时也引发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在对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录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特性,利用实测数据建立了行人过街间隙选择行为概率与安全间隙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与验证,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和度和预测精度,同时与已有的Logit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7.
提出一种交通状态判别方法,使之符合交通状态变化连续性。基于浮动车数据特性分析,考虑交通阻抗及临界跳变现象的影响,通过预判别及二次修正,优化了交通状态判别结果。该方法能有效滤除交通状态参数在阈值附近频繁变化产生的交通状态非正常跳变,同时可以修正异常数据导致的交通状态阶跃,从而优化了交通状态判别结果。构建并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实证系统,通过多种指标的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交通状态发布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8.
针对城市道路中公交进出直线式与港湾式停靠站对外侧车道通行能力产生影响的问题,运用排队论与间隙接受理论相关成果,分别建立了直线式、港湾式排队无溢出及港湾式排队有溢出3种情况下公交进出停靠站对外侧车道的影响时间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公交出站延误及站点服务强度作为约束条件,推导出外侧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给出设置条件;对仿真模拟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给出了不同公交到达率下3种模式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范围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9.
城区地下道路是城市道路发展的未来,社会成本分析对其建设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交通延迟、接入限制与污染等角度分析了城区地下道路社会成本。分析中将各影响因素采用等价货币价值进行衡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方程。同时建议采用暗挖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工程技术,与地铁系统统筹设计等手段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70.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意义、分类、发展现状,介绍了行人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以行人微观仿真开发流程为纲,阐述行人运动行为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因计算理论和建模技术等各种条件制约下其尚存在的不足或研究空白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