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59篇
综合类   415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81.
本文基于时间和空间多维度考虑,分析了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沥青路面车辙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首先,采用多种取样方案研究了车辙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针对不同的车辙深度位置的各层厚度测试,分析了车辙产生层位。其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温度荷载耦合作用的车辙发展规律,模拟分析了车辙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结果表明,车辙深度较小时主要发生在上、中面层,车辙深度较大时主要发生在中、下面层;车辙变形量在最不利季节(7月)的峰值发生在14~16点的时间段,一年之中车辙变形量主要产生在5~10月之间的时间段,并在7、8月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82.
为了解决镇江市五凤口观音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明暗挖隧道转换结构的受力问题、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大跨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动力响应问题、主洞初支钢架连接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计算分析了转换结构的静力响应及中隔墙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1)明暗挖隧道之间采用墙型结构过渡,可以有效保证结构体系安全,避免变截面实施难度;2)中隔墙附近剪力杆的弯矩与剪力值最大,在施工中应当特别注意保证其施工质量;3)爆破荷载下,中隔墙测点的位移和加速度时程曲线在0值附近波动,经历4个变化阶段并随时间的推移其幅值逐渐衰减;4)最大主应力的波动变化总是由较大值瞬间衰减至0附近,两侧主洞均开挖位置的动力响应最大,仅开挖一侧主洞的位置次之,两侧主洞均未开挖位置的动力响应最小;5)取消中隔墙预埋钢板并调整为高强膨胀螺栓连接可以满足强度和便于施工2方面的要求。所得结论指出了大跨双连拱隧道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3.
青海省气候复杂多变,环境严峻,紫外线辐射强度高,普通环氧树脂胶结料铺筑的薄层罩面经常发生早期病害。对此,该文通过对传统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并以最优掺量为基础对其耐紫外光老化长期性能进行了室内加速模拟和试验路铺筑,探究了合适的铺装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低温韧性、拉拔强度和抗紫外线老化性能,适宜的彩色胶料树脂配合比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E51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例用量1.5∶1,碳黑的掺量为3%,短切纤维的掺量为1%,室内模拟长期抗紫外老化性能优良。试验段铺筑及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彩色树脂薄层罩面技术能显著提高路面的安全行驶质量。  相似文献   
584.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提高中等跨径钢桥的设计建造水平,针对公路钢板梁桥,对其上部结构的各项参数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进行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块化思想对钢板梁的纵向、横向标准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等跨径钢板梁桥桥面系标准部件中顶板厚度采用16 mm、U肋高度采用260 mm、铺装层厚度采用70 mm时桥面系受力最佳;相对于仅纵向分段的设计方案,钢板梁桥采用纵、横向的标准设计可以获得较多的标准化部品,且部品之间可互换使用,通用化程度较高,能够实现更多的组合方案,同时由同一种规格的标准部品组合的不同规模钢桥经强度验算都能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585.
城市隧道内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需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选取了8座典型隧道进行噪声实测,对隧道实际噪声、隧道单车噪声、噪声频谱特性和隧道混响时间等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隧道内噪声主要是中低频噪声,隧道内噪声平均高于隧道外噪声8.6 d BA,隧道长度、断面形式、车流量以及车速等对隧道内噪声影响较大。(2)单车车速从40 km/h增大到80 km/h的过程中,车速每增加1 km/h,噪声值平均增加0.35 d BA。(3)隧道内中低频噪声的混响时间最长(6 s左右),中低频是隧道噪声的主要频段,这也是隧道内噪声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有效的降噪设计,隧道内噪声可降低4~5 d B。  相似文献   
586.
以农村公路路线设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农村公路设计布局原则、等级分类与设计特点、路线设计的选择原则,灵活运用平,纵、横三个断面的各种线形的组合设计,对农村公路的路线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87.
针对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提出四种售检票方式设置方案,并分析了不同售检票方式的影响因素。结合南京市生态科技岛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四种售检票方式进行评价,给出了有轨电车售检票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8.
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自适应矩估计算法建立桥位处的环境温度、地表太阳辐射量(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平均风速和风向等环境参数与箱梁温度场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贝叶斯算法优化LSTM模型中的超参数,使均方差降至最低,从而获得箱梁温度场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 LSTM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根据环境参数准确预测高原环境下连续刚构桥箱梁的温度场,且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89.
《公路》2021,66(8):137-141
单肢空心薄壁墩作为高墩连续刚构桥桥墩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工程中广受青睐,但其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较少见诸于文献。以墩高132m的黄石特大桥为依托,运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单肢空心薄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各个施工阶段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推导公式进行对比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其各阶段稳定性满足要求;最不利稳定状态出现在最大双悬臂阶段;横向的墩顶系梁可以显著增加稳定性;风荷载及温度荷载对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运用理论公式进行静定状态的墩顶临界荷载计算,其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既简单又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设计中直接运用。  相似文献   
590.
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掺入纤维可以减缓车辙病害的产生,预防低温开裂裂缝的形成,降低水损害的发生,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和增加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原材料性能试验、沥青胶浆网篮析出试验、沥青胶浆抗剪、抗裂试验来评价玄武岩纤维胶浆的胶浆特性和力学性能;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等试验评价AC-13C和SMA-13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增强了沥青胶浆的吸附性,改善了沥青胶浆抗剪强度;AC-13C和SMA-13沥青混合料在纤维掺量分别为0.3%、0.4%时动稳定度达到峰值;在纤维掺量分别为0.4%、0.3%时,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