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研究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主梁不同位置出现局部刚度缺陷对成桥状态的影响,采用通用桥梁分析软件M 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某跨径布置为(100+180+100)m的连续刚构桥进行计算分析.计算2种工况情况下的55个模型,研究刚度缺陷对成桥状态桥梁变形和一阶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的主梁局部会出现刚度缺陷,当缺陷位置在墩顶0#块和边跨3 l/4梁段时,对成桥状态桥梁边跨最大下挠值fb有较明显的增大效应,在其他位置对fb的影响较小;缺陷对成桥状态的中跨最大下挠值影响较小;成桥状态的桥梁一阶自振频率会降低,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2.
《公路》2021,66(9):266-272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系统评估侧重道路网评价、人行可达性考虑不足等问题,基于可持续移动性城市发展理念,利用德尔菲法、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建立由可达性、高效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友好性等5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可持续移动性城市交通运行指标体系,基于最大化效用函数,利用AHP-变异系数双层集成赋权模型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重庆、成都、北京等大型城市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AHP-变异系数双层模型相对误差仅3.1%,较单一AHP、变异系数法有较大提升,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2)重庆市在安全性和高效性方面与国内集合体城市基本持平,但受山地城市影响,在可达性、舒适性及友好性等3个方面得分较低,其中可达性、舒适性与成都、北京等非山地城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93.
为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桩网结构支承路堤土拱效应,建立了单桩简化模型。从沉降、竖向应力、主应力变化等方面研究了土拱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变化特征,同时对土工格栅拉膜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堤等沉面高度约为1.7倍桩净间距;路堤可分为土拱影响区和土拱未影响区,土拱影响区桩间土中心位置路堤竖向应力呈"S"形变化,土拱未影响区呈直线变化;桩顶应力分布不均匀,桩净间距小于1 m时,桩中心所受应力最小,桩边缘所受应力最大,桩净间距大于等于1 m时,桩边缘所受应力最小,靠近桩边缘处应力最大;路堤大、小主应力方向发生旋转,大主应力流线近似椭圆弧;土工格栅应力近似"M"形分布,靠近桩边缘的桩间土位置应力最大,桩间土中心和桩中心位置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94.
泥石流危险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泥石流灾害的自身特点,选取合理评价因子及构造非线性隶属函数确定各因子隶属度,用层次分析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定方法评定泥石流危险度。并以云南地区五条泥石流沟危险度为评价实例。结果表明该评定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各泥石流沟危险性状况,可为泥石流的预防和工程加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
基于多孔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与降雨入渗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结构在降雨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过程将会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内部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出现显著的变化,在降雨初期,饱和度随着降雨的历时延续而显著提高,随后饱和度会有所下降,然后逐渐趋向稳定,并且由上至下,各面层逐步达到完全饱和状态;孔隙水压力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由初始状态下的基质吸力变化为正的水压力.  相似文献   
96.
排水沥青路面在国内应用不到10年时间,缺乏对排水路面通车后的长期性能观测。文中对该类路面进行了连续一年半的跟踪观测,观测项目包括现场透水试验、噪声监测试验、平整度试验及抗滑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排水路面具有较好的长期性能,并建议经常对路面进行清洗以维护排水路面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97.
针对现有的简支变连续T梁桥负弯矩区段构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构造更合理、施工更便捷的改进技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及实桥应用,验证了改进构造在力学性能、施工等方面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新构造由于内力重分布引起的跨中截面负弯矩储备比传统构造平均提高了约28.5%;根据挠度值计算结果,建议中跨与边跨反拱度分别取值,传统构造中跨反拱度20mm,边跨反拱度15mm,新构造中跨反拱度23mm,边跨反拱度17mm;新旧构造自振频率差值在0.7%以内,且振动形式也比较接近,两者动力特性表现一致;新构造抵抗预应力损失的能力更强。依托忠万高速公路老院子大桥进行实例验证得出,新构造增加了跨中截面下缘及墩顶截面上缘压应力储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承载力;通过经济性分析可知,新构造负弯矩区段施工时间人力成本降低了57.4%。  相似文献   
9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设计应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现从重庆市接线立交发生变更设计的原因、范围及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其优化方案.其成果为城市立交建设中桥改路基优化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
针对公路建设各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步骤,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后评价的目的、作用及差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公路建设中的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供公路工程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0.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是普通的三路交叉互通式立交,但其所处的位置和匝道布置具有独特的特点。阐述特殊条件下该类立交在方案研究中的选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