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3篇
水路运输   3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长江来沙持续减少引起河口滩涂侵蚀日益严峻的现象,提出长江口滩涂保护的重要性;并以九段沙、横沙东滩为研究典型,探讨分析不同定位滩涂宜采取的不同保护对策。结论如下:对于生态保护区滩涂,宜通过改变外围环境实施滩涂保护、促进滩面缓慢淤涨;对于非生态保护区滩涂,可采取积极主动的护滩措施,且可通过工程有目的地培育高-中-低滩有序分布的滩涂基底,在实现滩涂资源稳定的基础上提升滩涂生态品质,增强滩涂区域功能,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托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对一种透水梯形结构整治建筑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其水流流速和泥沙淤积效果等水动力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方案对透水梯形结构的不同开孔结构和底板方案进行了比选,基于比选试验结果,给出了推荐方案结构,可为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港工技术》2021,58(3)
以DJI Phantom 4 RTK消费级无人机为例,获取了长江口整治建筑物的大量航拍影像,经内业处理制作了整治建筑物的数字正射图和三维高程模型产品,并结合野外检查点进行了精度评定,最后在数字产品的基础上分析了整治建筑物的现状及部分构件的沉降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消费级无人机成果形式丰富,可发现整治建筑物局部损坏及较大沉降情况,可代替传统整治建筑物巡查方式,为整治建筑物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圈围和护岸工程的实施,长江口北支河道边界逐渐固定,河床整体处于缓慢淤积状态,但局部滩槽变化仍较大,航道条件相对复杂。基于实测地形资料,分析1997年以来北支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及碍航特性,结合近期北支河段水深条件,提出北支航道采取上中下河段“联动治理,分级通航”的治理思路。崇启大桥上游河段水深多为3~5 m,3 m深槽仅在崇头附近中断,建议该段利用自然水深布置航道,局部浅区开展疏浚。崇启大桥下游河道展宽明显,河宽达5~10 km,加之江心滩冲刷萎缩,漫滩流增加,不利于航槽水深的维持,建议在主槽南侧采取必要的整治工程,同时开展江心滩守护工程,稳定航道边界,维持航槽水深。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顶自由长度、桩长径比、桩土刚度比等因素对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础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桩顶自由长度增大,桩身弯矩呈非线性增大,桩身水平约束减小,从而降低了桩的水平承载力。桩径的增加使桩身上部的水平承载能力逐渐提高,达到一定值时,桩逐渐从柔性桩转变成刚性桩。随着桩土刚度比的增加,桩顶以下0~6 m范围内桩身弯矩减小,6 m以下桩身弯矩变大,桩身水平位移0点位置下移。  相似文献   
7.
8.
丁琦  谢军  应铭 《水运工程》2018,(1):106-111
开敞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航道的基建及维护费用,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连云港海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波浪数学模型推算的波要素成果,研究中浪、大浪对徐圩10万吨级航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边坡实测地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波浪动力的角度来看,徐圩10万吨级航道设计边坡的坡度取值是合理的,本海域的波浪动力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某工程案例,通过方案比选,探讨斜向钻孔灌注嵌岩桩在外海小型码头建设中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宁波舟山港蛇移门航道配套VTS雷达站工程为例,从建设目标统一、造价控制、人才培养和企业转型等4个层面分析航道勘察设计公司EPC总承包的优势,认为航道勘察设计公司推行EPC总承包模式是提升公司整体效益、企业转型升级、拓宽业务范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