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灰色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函数变换改变序列的光滑度,以积分逼近值代替均值作为相邻时间间隔增长量,以提高发展系数精度,从而得到了比原GM(1,1)模型模拟精度高和适用法范围更广的新模型.并以苏北运河船闸历年累计货物通过量为实例,运用原始模型与改进模型对船闸通过量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较后,证实了文中改进的灰色模型精度较高,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2.
我国港口正处在改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学界定港口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综合考虑港口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港口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数据采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量化分析每个影响因素对港口转型升级效果的作用,并构建关键影响因素集。相关结论可为港口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了减小混合料离析造成的路面早期病害,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镇江段高速公路SUP-25下面层施工为例,分析了离析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路面离析的种类,研究了混合料级配的优化,提出了集料堆放、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施工环节中预防离析的处理措施,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集装箱生成量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历年海关数据及其他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数据,得出南京港集装箱生成系数,利用动态因素分析法预测到2015年南京港集装箱生成量。再将其与南京港战略发展定位及省、市政府提出打造"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战略目标进行对比,最后分别从政府政策扶持、口岸单位合作、港口建设和经营等多方面提出了南京港集装箱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5.
高晓月  王甜  封学军 《水运管理》2013,(11):14-16,24
分析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对南京港集装箱运输船型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以必要运费率为经济性指标比较不同航运条件下不同运输组织方案的效益,得出12.5 m航道条件下发展南京港江海联运具有更大优势的结论,提出应加快发展南京港江海中转服务,努力拓展集装箱业务.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贺江白沙至江口区段航道一维河网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贺江航道进行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水库不同调度条件下贺江航道断面水深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贺江航道自白沙至江口区段的整体状况良好,只有在枯水期和中水期工况下在都平闸下存在不满足通航要求的区段,并且距离短、易整治.最后给出了不符合航道设计尺度要求的断面区间及其断面类型,对整体的贺江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57.
王俊  王顺中  徐群  高晨 《水运工程》2013,(2):116-122
通过定床模型试验,比较温州七都大桥建桥前后瓯江口水位、流速、流向、汊道分流比等水动力因素的变化,对大桥建成后附近水域流态的变化及防洪、通航条件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对瓯江口的防洪排涝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不会改变七都南北汊道的性质,对港区航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8.
结合揭阳港靖海作业区通用码头项目的建设,开展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工程码头及护岸设计波要素,码头上水和港内波高分布进行了测定。根据工程不同平面布置方案中的试验结果,确定最优化的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为港口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简要讨论了工程中航道及港池开挖对波浪传播及港内泊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针对Ⅲ级船闸,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闸室墙面遭受设计最大吨级船舶以最大碰撞角度和规范规定的最大航速碰撞闸墙时的内部应力分布情况,发现闸室混凝土结构采用常规的C25强度等级不足以保证闸墙表面承受碰撞时引起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同时,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闸墙混凝土需要满足的各项强度指标,并且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验证了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指标的可靠性,为船闸工程设计和结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0.
通过ANSYS软件对轨道梁的弹性点支承、刚性点支承、分布弹性支承以及空间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不同模型下的连续梁内力以及支座反力,并对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弹性点支承与刚性点支承模型在计算宽支座梁支座负弯矩时与分布弹性支承模型及空间模型差异较大,在支座边缘处采用弹性点支承模型计算弯矩削峰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同时得到宽支座梁支座反力、剪力等分布规律,可供大桩帽连续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