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弯曲分汉河道的水流紊动.给出了脉动动能分布的等值线图,详细阐述了紊动强度在汊道内的分布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弯曲分汉河道内存在边滩和洲头低滩时,对水流紊动强度分布的影响,深入探讨弯曲分汉河道的水流紊动.  相似文献   
82.
针对近期张家洲水道上浅区宽浅碍航等航道问题,利用最新张家洲水道实测地形建立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开展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方案水流及航道条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水道达到了固滩守槽、增大南港浅区航槽宽度的目的,能够满足6 m×200 m的目标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83.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总校会议,编写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1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审阅了《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对《航道养护预算定额》、《航道养护船舶、机械、仪器艘(台)班费用定额》逐字复核,并对定额的格  相似文献   
84.
以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周天河段新厂高滩守护工程下段混合式护岸中自嵌式挡土墙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分析其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适应性。经过一个洪水期冲刷后,根据监测数据统计自嵌式挡土墙墙体最大水平位移量小于20 mm,最大沉降量小于15 mm,即自嵌式挡土墙初步适应了长江航道复杂的水流冲刷条件,满足护坡的设计效果,为其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针对高性能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别开展了基于单机多核处理器(CPU)和显卡(GPU)的并行化研究,旨在提高模型计算效率。以长江下游福姜沙水道为例,对并行后模型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并行模式后,模型计算结果与串行结果一致,可靠性好,且计算效率有所提高,特别是采用GPU并行模式后,模型计算效率提高6.7倍以上,大大缩短了模型计算周期。  相似文献   
86.
在对长江中游陆溪口水道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其航道整治工程中尚未实施的直港进口挖槽疏浚工程在目前河势条件下实施的可能性和工程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直港进口挖槽疏浚工程难以改变其枯水碍航局面,更难以达到将其整治为主航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王春平 《公路》2011,(6):48-51
为掌握拌和楼控制精度对成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收集了某拌和楼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主盘拌和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拌和楼本身控制对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用量波动的影响幅度.  相似文献   
88.
闫军 《水运工程》2012,(8):135-140
牯牛沙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由双节点控制下的限制性弯道段和顺直段组成。本水道航道条件曾一直保持良好,然而近年来航道条件出现向不利方向转化的趋势,且时有碍航情况发生。结合牯牛沙水道实测的水沙资料,分析本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揭示滩槽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选址在澄通河段中段南通水道进口处,该航段为Ⅰ级航道,此河段由于横港沙及通州沙等影响,河道变化复杂,深泓易摆动,并且桥区河段深水航道稳定对沿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桥墩布置方案必须结合深水航道上延需求,充分考虑航道条件变化及通航要求。在充分考虑水文、河床演变、航道条件、航运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桥墩方案,以最大限度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90.
通过水槽试验,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圆弧型丁坝产生卡门涡的机理及坝后冲刷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卡门涡与坝后冲刷的关系。在卡门涡中心形成的低压区将泥沙吸入其中心,是坝下冲刷的主要原因之一。卡门涡边缘的线速度和来流速度的合成速度与坝后泥沙起动速度的关系,决定了坝后冲刷区和淤积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