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质雷达在东山隧道二衬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张承高速公路东山隧道二衬检测为例,阐述了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检测的原理及方法,对实例检测得到的波形图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以此作为二衬质量评价的依据;再对隧道同一部位采用钻探取芯法进行复测,结果两种方法吻合较好。说明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出合理的、适合大兴安岭通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粉胶比,选用大兴安岭本地石材、大庆AH-130基质沥青,按密级配AC-16 I上限配比,通过标准马歇尔、浸水马歇尔、车辙、小梁低温弯曲等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沥青用量OAC为6.0%,沥青混合料的抗水侵性能满足要求;在同一油石比的条件下,随着粉胶比的增大,动稳定度有显著增大的趋势,但当粉胶比超过1.0时,增长趋势逐渐缓慢,并且在粉胶比达到1.3之后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粉胶比的逐渐增大,弯拉应变有增大的趋势,粉胶比在1.0~1.1左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弯拉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3.
倾角对复合锚固桩水平承载力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锚固桩是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能够以和直桩几乎相同的成本布置斜桩,提供良好的水平承载力.通过对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锚固桩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复合锚固桩水平承载力与倾斜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倾斜桩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桩群的水平承载能力,相同组合方式的桩群极限水平承载力随倾角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其中八字形斜-斜组合双桩的水平承载力超过斜-直组合桩.  相似文献   
54.
刘诚斌  倪文  岳涛 《路基工程》2006,(6):142-143
通过化学分析、SEM电镜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实验,研究了无熟料胶凝材料固结土的微观结构及其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加固剂的掺入,使土体易于压实,空隙体积减小,密实度提高,从而提高土的强度。加固土的水稳定性好,强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系统在保证地铁高效运行及灾时进行乘客的安全疏散与救助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国内外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系统的考察分析,结合相关规范,在认知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标志设计的重要因素,从标志的颜色、内容、材料、采光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设计及优化建议,以使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满足功能...  相似文献   
56.
以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路站为工程背景,根据车站中洞标准断面设计图和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其三维仿真计算模型,进行洞桩法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结构受力、周围地层土体的应力、位移变化以及地表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铁车站洞桩法整个施工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累计为14.8 mm,说明合格的桩基础可以将地表沉降量控制在小于30 mm规范要求之内;上部拱部土体开挖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为6.7 mm,占地表沉降总量的45.0%,说明拱部开挖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拱顶超前管棚的等级和及时性,采取有效措施对拱部地层进行预加固或预支护处理,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7.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和快速建模的桥梁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桥梁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地预测桥梁承载力,对桥梁运营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精细建模技术,并通过大比例模型桥试验,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解决精细建模过于繁琐的问题,又开发了快速建模程序,以提高建模的方便性.最后,介绍了上述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8.
岔道口隧道是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上的关键工程,其作为浅埋、偏压双连拱隧道,采用分层台阶法进行开挖,是对特殊隧道施工的一种新尝试,对于中隔墙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该文阐述了该隧道监控测试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导洞初支与围岩接触应力、锚杆轴力的量测及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初支有效遏制了围岩变形,同时确定了二衬最佳施工时间,预测支护锚杆长度,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诸永高速公路东村2号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和地质情况,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力学行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在不同的埋深情况下,分析了左右两洞不同开挖顺序下的中墙和围岩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开挖方案。研究结果可供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0.
导洞为PBA工法进行大型地铁车站施工的主要临时结构,具有距离近、个数多的特点。为研究多个导洞施工的群洞效应,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讨论了地表沉降影响随导洞的施工顺序、工法、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地表沉降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研究。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导洞的施工工法是影响地表沉降的最主要因素,而导洞的施工工序影响较小。导洞的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非单调函数,有最优值的存在。因此,可通过优化导洞间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来降低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