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786篇
综合类   58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82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感温性特征,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及其分布特征对压实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工日气温较高时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施工温度的衰减速率和变化程度较低,不仅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水平,而且有助于降低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变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平交路口安全设计规范,分析现有的设计技术规范中不合理的因素,从左转车道的布置、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长度的确定、过渡段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平面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3.
高强度客流设施的服务水平评价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提出通过动态模拟出入口广场人群流动的方法来评估入口设施的服务水平.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具有的直观、准确、灵活、可重复试验的特点,进行集散设施抽象建模、进出闸机的关键参数校核和集散广场访客行为的模拟.以上南路入口广场客流集散为研究背景,对该入口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VISSIM仿真模型可满足客流集散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4.
车辙和水损害是目前桥面铺装损害中最普遍的两大破坏形式,该文依托申嘉湖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针对混凝土桥面铺装上面层选择了三种不同级配的SMA13沥青混合料,对其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优的一种级配,该级配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有效预防车辙和水损害,推荐用于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路工程。  相似文献   
115.
为提升公路边坡景观,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给边坡设计方案决策提供依据,应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定量评价7种路堑边坡的视觉效果。设计问卷调查表,选择56名评价者,采用5段评价尺度、20组形容词对,得出评价值。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景观的视觉效果由和谐因子、变化因子、施工因子三评价轴所构成;坡面植被覆盖率高且草灌结合的景观类型受到很高评价,而人工痕迹明显的边坡得到评价值较低;为增加边坡的视觉美学价值,应重点提高边坡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减少人工痕迹,灵活变化坡形,改进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6.
分析了高速公路截水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整治措施,并在青岛至莱芜高速公路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动态设计和技术细节是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7.
在分析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供定需"的用地交通关系.通过对路网交通需求量和交通供给量的定量研究,建立路网饱和度与土地开发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得到合理土地开发强度的交通门槛值.最后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实例,验证论文提出的确定合理土地开发强度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8.
干道走廊是指城市中重要的轴向交通性主干道及其平行支路组成的干道系统,是城市道路系统的核心部分.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干道两侧城市用地的高密度开发,道路交通、沿线土地利用之间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通过对上海几条主要干道走廊的实例分析,找出国内干道走廊设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干道走廊的功能定位出发,对比国内外各类干道走廊设计模式,结合分析得到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状况的干道走廊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9.
为掌握拓宽路堤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工作特性及其处理效果,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土水耦合单元模拟地基土,三维薄膜单元模拟土工格栅,并基于接触单元考虑桩土界面的状态非线性,从土拱效应、土工格栅的拉膜效应以及桩土作用等方面验证了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工作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最大拉力发生在原坡脚位置的桩帽边缘处,外侧桩帽边缘的格栅应力逐渐减小;桩承式加筋路堤可使地表不均匀沉降由50.0 cm减小为8.3 cm,超孔隙水压力由63.7 kPa下降为11.0 kPa,并避免了老路基顶面出现的反坡现象,但在老路基处仍出现了较大的地基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故应充分重视老路边坡位置的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提高车辆配送初始解获得的效率,在不确定条件下,研究了上海世博会行李跟随系统需求点的空间特性,提出了基于空间特性的车辆调度方法,建立了需求点的空间特性SLINK聚类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结果评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需求点群聚状态下,采用基于空间特性的聚类分析法的调度初始解总距离为583,而传统SWEEP扫描法的调度初始解总距离为595,因此,在对车辆调度问题进行求解时,对需求点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不确定环境下车辆调度问题的最终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