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27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在确定三峡枢纽通航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尺度的基础上,对该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了营运经济性计算及敏感性分析,并对未来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
水库蓄水后,由于出库推移质数量减少,下泄清水又具有富裕的挟沙能力,过坝后转为对下游河床的强烈冲刷,引起下切变形,使河床断面加大,同流量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既有航道、港口、取水等工程设施无法满足设定的使用要求。国内一些水利枢纽,如汉江上的丹江口、闽江水口、赣江万安等,建设中未考虑筑坝蓄水后河床下切变形影响或有考虑但取值不当,水库运用后航运不畅,原本通航河流成为季节性通航甚至航运中断。三峡水库蓄水至死水位饱和前,泥沙下泄数量明显减少,葛洲坝枢纽以下水沙含量将长期处于不饱和状态,对长江中下游河床产生长距离冲刷。枯水期,宜昌至城陵矶河段航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枝城芦家河航道还将成为新的急流滩,葛洲坝至下游宜昌市镇川门近坝河段将成为长江航运关键性控制河段,由此产生复杂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一种全球免费的高精度DEM数据一SRTM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利用SRTM数据提取区域数字地形模型的方法。根据三峡地区的数字地形模型,模拟三峡三次工程蓄水后的水体负载,利用Farrell提出的质量负荷产生的地壳形变理论,推算蓄水后完成后三峡水库整个库区的垂直形变。结果显示:垂直形变的分布与新增库容的分布相一致,且形变量随距库岸的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94.
隧道工程除了岩土的可挖性外,地下水是影响和决定隧道工程造价、工期、施工风险的主要因素,也是长期困扰隧道主要因素之一。狮子洋隧道全长10800m,穿越珠江出海口狮子洋,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本隧道相当长度穿越第四系砂层,基岩段地层为珠三角常见的红层,本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珠三角交通建设中的过江(海)隧道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全面的分析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5.
叙述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课题的背景,给出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货轮)一顶一顶推船队等货运船舶(队)的尺度和有关参数,最后就标准制定和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6.
裴金林  刘怀汉 《水道港口》2006,27(3):165-169
三峡水库坝下航道有8处重点浅滩和7处一般碍航浅滩。根据主要浅滩的碍航特性,为保证三峡水库初期汛后水库蓄满和减轻对坝下航道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委原设计的正常蓄水方式、清华大学的推迟蓄水方式、武汉大学的提前蓄水方式和长江航道局的有控制延长蓄水方式等4种不同汛后蓄水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各汛后蓄水方式存在的优缺点,结合日平均最小下泄流量和两坝间水位日变幅的要求,提出了汛后蓄水的较优调度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7.
船型标准化:三峡航运成长的烦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飞 《中国船检》2004,(10):20-23
自举世瞩目的三峡库区顺利完工后,川江航运条件与通航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保障三峡航运船舶安全、避免库区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船闸通过能力,交通部于2003年8月开始,陆续颁布了关于在三峡推行船型标准化的14号、19号和21号公告,并明确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将禁止非标准船进入川江和三峡库区航运市场。然而时至今日,被交通部明令禁止的三峡非标船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增幅迅猛,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新造非标准船已达近50艘,占川江非标准船总量的2/3。可以说,继京杭运河推行船型标准化之后,三峡航运也在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98.
介绍三峡枢纽过坝万吨级分节驳顶推船队自由自航试验的试验状况及所得结果,对船队的操纵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两种不同尾型推轮组成的顶推船队的操纵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隧道建设》2007,27(1):98-98
据《云南日报》报道:三峡地下电站厂房开挖施工电视监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水电十四局把电视监控系统引入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厂房施工,给生产控制、安全质量监督带来大变革。尽管电视监控设施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但用于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水电十四局却是先行者。这套监控系统,将视频信号通过摄像设备摄取图像、声音等信号,经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到达监视设备,监控人员将直接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0.
做好极端天气通航条件研究,是保障三峡枢纽通航及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观测大风气象条件下船舶通航原型,归纳了6级以上大风条件下近坝水域的航道适航性能,即不同航段风力场、风速、风向与避风区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耐波性关键指标,即船舶遇风风压倾侧力矩与风压复原力矩对比值,归纳了不同类型船舶的适航性能及抗风能力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三峡船闸上引航道在其连接段水域出现6级以上大风时,船闸及引航道水域风力可能小于6级;因风向与引航道轴线夹角小,进出闸船舶受大风影响也较小;在近坝其他水域因大风禁航时,船闸及引航道封闭式、控制性通航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为三峡通航机构积极解决大风气象条件下应急通航难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