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分析黄土冲沟区边坡冲刷破坏对桥梁下部结构承载性状的影响,以某桥梁下部水毁地基为依托工程,构建基于CAD地形图、ANSYS是三维地基网格的FLAC3D三维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采用NULL单元开挖思想对边坡冲刷破坏过程进行全程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桥梁下部结构承载性状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冲刷破坏极大地改变了桥梁下部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承载性状,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由于地基卸载使下部结构回弹现象明显,墩柱侧向位移超出规范规定,长柱效应明显;上部荷载向下传递量增加,关键截面最大拉应力超出抗拉强度标准值;桩长一定深度范围内侧摩阻损失严重甚至不能提供桩侧摩阻;结论对今后黄土冲沟区桥梁下部结构的前期设计与后期加固处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铁路快讯     
广西最长铁路深水双线大桥首个水中墩11月底将浮出水面 广西境内最长的深水双线铁路桥——湘桂铁路柳江双线特大桥,是湘桂铁路扩改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大桥下部结构的施工,6个水中墩均已开工。其中2个水中墩已完成桩基浇注,正在转入桥墩水下承台的施工,首个水中墩可望11月底前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3.
24.
株洲湘江四桥主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株洲湘江四桥为三塔单索面预应力砼部分斜拉桥,基础采用锚桩和拉墩定位钢围堰,水中搭设平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文中主要介绍了该桥桩基、承台、墩身和盖梁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工程概况宁丹路分离立交位于南京绕越高速K11+904.该桥上部结构为4×18m预应力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重力式台+扩大基础.桥长92m。桩径设计为Ф150cm,设计桩长23m,共15根桩基,  相似文献   
26.
结合南方某沿海城市快速路项目某匝道桥下部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墩设计过程,讨论分析了该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墩在以现浇连续箱梁作为上部结构部件时的具体特点,还研究了怎样根据具体特点进行特有结构型式比选并进行承载能力计算。其成果对于同类型预应力混凝土偏心墩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介绍客运专线(32+108+32)m中承式无铰钢箱拱桥下部结构的难点,以及设计方法。基础设计中,温度对本桥的基础刚度非常敏感,从经济性和安全性上,就需要比较基础刚度对结构下部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采用无缝线路的津滨轻轨高架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在津滨轻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 ,由于考虑了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 ,出现了新的问题。通过实例计算 ,分析各种不同荷载组合的计算结果 ,提出考虑无缝线路纵向力后桥下部结构设计的控制工况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30.
通过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MIDAS和规范理论算法,研究轨道交通桥梁预制盖梁的结构力学行为,在施工和运营两种荷载工况下,对接口连接构造的力学行为和计算建模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以及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接口部位的环形焊缝应力、钢板与混凝土连接的钢筋应力和接口部位的混凝土应力分析结果可知,该接口构造的连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该研究过程和理论分析成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