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93篇
公路运输   520篇
综合类   350篇
水路运输   570篇
铁路运输   422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21.
关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纵坡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仲谋 《公路》1995,(1):1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中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纵坡限制长度、缓和纵坡及其长度等未作具体规定。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资料,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2.
介绍在天津港客运码头扩建工程护岸设计中采用碎石桩加固岸坡。  相似文献   
23.
何振邦 《中国水运》2007,5(4):111-112
本文介绍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爆破削坡及清坡工程。详细阐述了预裂爆破中的钻孔参数、爆破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并且计算出了爆破飞石安全距离,确定警戒清场范围和一般应急措施。为削坡清坡工程中的爆破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天津港突堤转角处高桩码头后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破损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天津港多个突堤转角处的高桩码头岸坡变形比较明显,导致码头后方承台结构构件出现明显的相对错位、变形等破损情况,严重影响了码头结构物安全。通过对破损状况的调查统计,总结出了破损的特点,对破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原型观测和数模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原型观测结果表明:码头岸坡内的淤泥质粘土层为水平位移最明显土层,靠近挡土墙的大部分桩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陆侧倾斜,这与实际见到的桩端倾斜状况完全相符。数模计算结果除验证了原型观测的结果以外,还发现仅在后方堆场堆载工况为最危险情况,是造成岸坡变形和后方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蒋浩 《上海铁道科技》2007,(4):71-71,76
通过对既有堑坡病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京沪线既有繁忙干线利用框架锚杆处理堑坡病害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6.
基于实例推理的门机方案设计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基于实例推理的智能化设计技术在门座起重机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设计实例推理的过程模型,实例库的建立,实例的检索与利用等方法,提出了门机方案设计集成化系统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27.
28.
介绍公路施工中斜弯坡桥坐标高程计算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多种软件优势计算桥梁坐标高程的方法:用道路三维坐标软件计算主轴线坐标,再用EXCEL进行辅助计算、CAD进行校核。并用两个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9.
机车喷漆库未治理前,作业现场污染严重,喷漆时,漆雾中的混苯及漆雾粒子,散逸至车间的空气中,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车间内设置通风排毒系统是根治车间污染的有效措施,根据现场工艺布局,在调研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喷漆库的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必要性、方案可行性的分析,提出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几种主要模式:屋顶绿化、库上物业开发、落地物业开发、库上库下同时开发以及地下车辆段开发等,并相应列举了有代表性的车辆段开发案例 从确保轨道交通车辆段使用功能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上盖物业开发对车辆段的影响,从专业设计角度提出各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应尽量消除车辆段运营期间的振动、噪声,避免对车辆段上盖及周边开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车辆段的通风、采光问题,保证车辆段的使用功能和工作环境,尽可能降低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运营的不利影响 随着车辆段物业开发经验的不断积累,将早期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协调解决好,使车辆段运营与物业开发良性共融,以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物业开发建设日趋向土地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