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409篇
综合类   247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147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截面梁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针对所建模型,输入一定量的实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数据样本,进行模型参数的训练和学习,利用人工元神经网络的特点,训练好裂缝宽度计算模型。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应用人工元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的预测计算是可行的,而且与我国现行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2.
以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场景下诱导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可采用的结构。基于广州地铁中台框架,利用SpringBoot、微服务、Redis、H5等新技术实现诱导系统的功能,包括拥挤条件下的前瞻性诱导、突发情况下的主动诱导和末班车出行路径可达性查询功能。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系统及其App服务的开发和上线运营,可支撑地铁各场景下的客流运营组织,提升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合理性和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3.
24.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对3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2跨连续梁模型进行加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测得上翼缘混凝土板裂缝扩展状况,发现其主要表现为负弯矩区上混凝土板弯曲裂缝;对裂缝扩展规律与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得到裂缝宽度随荷载增加的变化曲线;建立模型梁平面问题的ANSYS分析模型,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受拉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界面滑移以及混凝土受拉产生局部损伤直至退出工作的过程,通过测量节点位移的变化得到裂缝宽度,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获得最大裂缝宽度与下混凝土板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直线段和曲线段中受电弓弓头的偏移影响因素以及接触线的受风偏移现象.根据比较车辆处于直线段和曲线段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相对距离来确定受电弓弓头宽度的合理安全宽度,并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宽度参数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26.
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发电机模拟器对电站调试的应用意义,针对发电机的结构性能,介绍了各部分的模拟原理以及模拟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8.
芜湖长江大桥桥面板的有效宽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由于剪力滞后效应导致的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常规计算方法相比避免了把钢桁架近似等效为薄壁箱梁和求解微分方程,解的精度比较高:最后给出了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以便能为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9.
30.
为了研究在役铁路隧道在通车之后隧底脱空病害的问题,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隧道脱空区域在围岩压力与25 t轴重列车动载作用下的数值计算模型,主要研究80 cm与40 cm脱空宽度分别距隧道中心线0,80 cm与160 cm时脱空区域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围岩压力下,脱空区域中线上壁和外侧顶角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及内侧顶角中产生压应力,其中压应力对脱空的宽度更为敏感;同时施加列车动载作用时,脱空区域上壁出现了竖向动应力与横向拉应力,得到了脱空区域力学指标的最大响应值及其出现的具体位置,宽度的增加对脱空区上壁横向拉应力更为显著,上壁横向拉应力增幅超过200%,竖向动应力增幅达50%。因此,隧底脱空区周围应力分布复杂,拉应力与压应力在脱空区域同时存在,应力突变严重,对脱空现象应及时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