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回归正交设计法是研究盐胀率预报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回归正交设计法的适用性以及回归方程的优缺点分析却少有涉及。以现有试验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做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和SPSS逐步回归分析,具体研究回归方程显著性低、显著性系数可靠度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回归系数波动性大等缺点以及减少试验量、计算简单、影响因素直观、体现交互作用等优点,得出二次回归方程可作为盐胀率预报模型的粗略估计。更准确的预报及规律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准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以往研究缺乏多样本对多因素条件下隧道中间段光环境敏感性感知试验研究的问题,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16组(4因素、4水平)试验工况, 利用DIALux仿真软件建立隧道仿真模型, 并基于室内仿真模拟试验平台开展动态行车试验, 通过SMI眼动仪对30名试验人员瞳孔直径分别进行3次有效测量, 并剔除异常数据。研究了在隧道中间段行车时灯具布置方式、侧壁反光涂料布设高度、侧壁反光涂料颜色及LED光源色温等光环境组成参数对驾驶员瞳孔直径的影响规律。运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各试验参数对瞳孔直径影响程度主次关系和显著性水平, 并对室内仿真实验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选取的试验参数均对瞳孔直径都有显著性影响, 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灯具的布设方式、LED光源色温、侧壁反光涂料颜色、侧壁反光涂料布设高度。根据本次试验结果选取的较优水平组合为, 沿中线布灯, 侧壁反光涂料布设高度为2 m, 侧壁反光涂料颜色为白色, LED光源色温为4 500 K。   相似文献   
23.
高速公路港湾式紧急停车带间距会影响驾驶行为及行车安全,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对港湾式紧急停车带间距与驾驶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利用大型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实验平台展开实验研究.实验选取15名驾驶员,在250~1 500 m(间隔为250 m)的间距水平下记录其驾驶行为.单因子方差检验结果表明,对横向偏移及速度的检验p值均远远小于0.05(p=5.3e-06<0.05;p=1.7e-13<0.05),表明港湾式紧急停车带不同间距水平与车辆横向偏移量、速度显著相关.港湾式紧急停车带间距水平为750 m时,驾驶员横向偏移量(偏移量O=0.657 m)较小,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最好,同时此间距水平下的车辆运行速度(速度V=96.99 km/h)也最接近设计速度,驾驶行为较为协调;超过1 000 m后,横向偏移量及速度不再明显变化,间距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较弱.实验中模拟道路场景为单一平直路段,未来可考虑研究复杂场景下(存在线形组合、交通流)港湾式紧急停车带间距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和组合对沥青路面有很大影响,文章通过不同路面结构组合下,荷载应力的研究,采用二元方差分析了沥青路面的应力状况。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讨道路线形变化对侧碰、刮擦等侧向安全事故的影响,以三维空间线形的曲率和挠率作为公路线形几何特征描述参数,以车道偏移量作为侧向行车安全的表征指标,剖析了线形在空间层面发生的几何突变对车道偏离的影响。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实车试验,采用侧向行车视频记录连续的车道偏移,进行图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标定,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读取连续的车道偏移曲线,从中获取最大车道偏移作为分析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新手驾驶人和熟练驾驶人在线形空间几何特征不同的曲线路段所表现的最大车道偏移结果展开统计分析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间曲率突变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空间曲率突变与最大车道偏移显著正相关;挠率突变对车道偏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线形扭转的方向,当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反向时,会明显加剧最大车道偏移;而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同向时,会降低最大车道偏移但降低效果不明显;熟练驾驶人的最大车道偏移小于新手驾驶人,这种现象在空间曲率突变较大和挠率突变不利的路段尤为明显。研究结论可为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优化和路侧安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钢管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应用到高性能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仅需少量试验即可完成对诸多配合比影响因素不同位级的考察研究。以高安筠州大桥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各外掺剂对钢管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了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将数理统计原理应用于高性能钢管混凝土试验研究中,对材料研究及工程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制动过程主要由制动前的反应过程以及制动后的减速过程组成.研究制动后避撞行为对于理解驾驶人的避撞行为、建立制动曲线模型等有着重要作用.利用配有8自由度运动系统的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驾驶人在不同前车减速度(0.3,0.5,0.75g)和不同车头时距(1.5,2.5 s)的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利用ANOVA模型分别比较了驾驶人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踩踏板速率随着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减少而增加,并且随着前车减速度的减少而减少;新手驾驶人的踩踏板速率普遍大于经验驾驶人;相比于前车速度的改变,驾驶人对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大量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分析以及调研,结合走访调查,对常见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对事故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了10座发生交通事故比较典型的隧道3年共计643次交通事故,利用二元方差分析(重复试验)方法分析发现,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对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二者也有显著地交互作用。通过分析,提出了交通事故最易发生的几种状况,据此提出针对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针对硬质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小孔的精加工,文中提出了一种慢走丝电火花镗磨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HCS250)上设计了一套机床镗磨附件进行磨削加工.但电火花加工的放电过程非常复杂,整个加工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法,重点探讨了低速走丝电火花镗磨加工过程中平均间隙电流、平均间隙电压和工件转速对加工工艺的影响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0.
螺旋侧板能够有效抑制Spar平台涡激运动,为选取较优的螺旋侧板参数,文章基于正交设计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RANS方程,研究侧板螺距比、侧板高度和来流速度等因素对Spar平台横向力系数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处理计算数据,得到各Spar平台螺旋侧板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减涡效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