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遵守两大原则和拥有“一张护身牌”,就是诚信、规则和品牌。而品牌则是诚信和规则的综合反映。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无限;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介质,是产品升级、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开展对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这是国内乃至国际上资产评估的热点和难题。本文就无形资产的特征、评估的方法、我国首例的商标评估及当前的无形资产评估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6.
高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学术、学科等办刊资源优势,其主办的刊物是学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冲破计划经济办刊体制的束缚,实施品牌战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高校办出名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7.
《铁路采购与物流》杂志创办已经有三十年了。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主办的这个杂志,是全路物资系统历史上的第一份杂志,目前是铁路物资行业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期刊,是总公司企业文化、无形资产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志创刊于1982年,时任铁道部物资局局长、分党组书记张承柔委托刘茂森、姚继宗、殷隆高、柯兆明和我组织筹办。之后,分党组正式任命我为总编辑,并调入天津物资办事处郭兆清、武汉物资办事处李新民和人民铁道出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正逐步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产的界定、转让、变动和交易不斯发生,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是以企业赖以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在企业不断发展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档案的潜在价值正通过利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体现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因而,档案是企业资产中的精华,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如何管好和用好这笔资产,对于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李宗福 《水运管理》1998,(4):8-9,25
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能够控制的,且不具备实体形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服务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并能在一定时期内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无形资产区别于有形资产的显著特征是它的无形性,主要表现形式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优惠合同、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经营(服务)能力、人才及供销网络、商业秘密、商誉、企业形象等方面。一个有竞争能力、充满活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往往是既努力经营有形资产,又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无形资产的经营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环节。企业无形资产经营质量的提高,不但可以使企业的资产增值,而且可以长时期地为企业带来较为客观的经济利益。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保持和发挥港口企业独具的优势,港口越采越认识到加强无形资产经营的重要性 港口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伴随着有形资产的运作活动而产生的重要资源。该资源的投入开发、有效配置及合理运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50.
叶楠 《广东交通》2005,(4):40-42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航运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对企业所拥有的航线经营权在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航运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从无形资产的几个基本概念出发,着眼于航运企业的现状,指出了现行航线经营权会计核算方法的弊端,对航运企业航线经营权的会计核算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将航线经营权认为无形资产,并论述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阐明其应用的可行性,旨在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