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5篇
  免费   533篇
公路运输   12442篇
综合类   11956篇
水路运输   2211篇
铁路运输   3765篇
综合运输   1114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487篇
  2012年   1463篇
  2011年   2051篇
  2010年   2026篇
  2009年   2490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1706篇
  2006年   1682篇
  2005年   1553篇
  2004年   1451篇
  2003年   1540篇
  2002年   1121篇
  2001年   988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彭波 《上海公路》2013,(2):9-11
2007年以来,针对上海市S20(外环线)交通压力大,重车多,易产生路面病害的状况,引入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以提高道路整体质量,降低病害发生,提高行车舒适性;阐述了为保证项目预期目标,施工中的方法及要点。实践证明,在使用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后至今,道路病害的发生情况大为改善,相应通行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参考文献来源分类:期刊文章—[J],普通图书、专著—[M],论文集、会议录—[C],学位论文—[D],规范、标准—[S],报告—[R],未说明文献类型或资料类—[Z]。[1]刘振民.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防治[J].铁道建筑,2007(6):99-101.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上的车辆荷载及密度越来越大,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致使路面的损坏也日趋严重起来。特别是对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它不仅翻修投资大  相似文献   
994.
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在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由于低噪音、易维修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当中,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沥青路面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公路病害,尤其是高速公路的早期水损坏现象,是  相似文献   
995.
李志军 《公路》2013,(9):62-64
公路路面平整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路面施工全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的最终体现。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路面平整度的合格率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又反映了施工队伍的水平。近年来,一些新建通车时间只有两三年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路面裂缝、波浪、车辙、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笔者就出现的这些普遍现象,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影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实际施工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对加强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8.
以SL沿海高速抚宁连接线为例,分析病害形式和产生原因,以及在破碎板处理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泉厦拓宽高速公路大坪山原有隧道病害检测评估结果,总结分析了大坪山隧道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就隧道不同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采j13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引言在我国的道桥路面结构设计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被广泛使用的结构类型。尤其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水泥混凝土以其分布广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强度高、承载能力大、耐磨无车辙、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