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90篇
公路运输   825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发泡过程中气液混合参数选择盲目、泡沫浪费严重等问题,结合网式和介质填充式泡沫发生器的特点,设计了复合式泡沫发生器,研制了一种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并对其发泡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泡沫流量、发泡倍率及析液半衰期等试验,确定出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力等是影响泡沫发生系统发泡的主要因素,确定在进气管道气体压力为0.3 MPa、气体流量约为230 L?min-1、气液比在50条件下时,该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发泡性能达到最佳。通过泡沫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得出当含水率为26%~29%、泡沫掺入量为10%~45%、气液比为40~75时,适当调整含水率、泡沫掺量、气液比,该红黏土能达到塑性流动状态,并能满足盾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32.
依托南昌地铁4号线民园路西站—火炬路站区间富水砂层区段盾构施工,通过沿线地层组成、掌子面砂土颗粒级配分析,采用泡沫、钠基膨润土泥浆作为渣土改良主要材料,开展室内渣土改良试验,研究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高渗透性、高水压砂性土地层时改良剂对渣土渗透性的影响,并得出渣土改良综合解决方案.结果表明:①膨润土泥浆对砂土渗透性改善优于...  相似文献   
933.
尹海卿 《隧道建设》2014,34(1):60-66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主要介绍了:1)人工岛的设计方案、钢圆筒制作运输及振沉技术;2)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如沉管隧道基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沉管管节预制、沉管浮运及安装、曲线段管节等;3)各施工阶段的主要专用设备,如8锤联动大型圆筒同步振沉系统、定深平挖抓斗船(精挖)、耙头定压专用清淤船和全断面预制液压模板系统等。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34.
乐静  杨朝帅 《隧道建设》2013,33(1):17-21
为了研究在软弱围岩隧道三台阶开挖过程中,施工工序对围岩变形、应力的空间效应影响,以某软弱围岩双线铁路隧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和应力的空间变化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先行最大拱顶沉降和先行最大收敛位移分别达到总位移的53.3%和67.28%;上、中台阶的开挖对拱顶和起拱线处围岩应力的变化影响巨大;锁脚旋喷桩与围岩之间的压力变化受上、中台阶开挖的影响较大,且待开挖台阶土对隧道周边产生外撑力,能对接触压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35.
为揭示管幕施工中群管顶进对站台和股道的影响规律,以迎泽大街下穿太原市火车站通道工程暗挖段管幕-结构法施工为例,采用数值计算对钢管不同顶进次序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分析,推荐先下后上的群管顶进次序;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群管顶进过程中站台和股道沉降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群管顶进对地层沉降变形影响是一个多次叠加效应,具有应力路径相关性,顶进过程中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形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终呈现出类似Peck横向沉降槽的曲线形态; 2)群管顶进结束后地表沉降横向槽宽度约为50 m,位于管幕底部两侧约45°地层滑移角范围之内; 3)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管幕-结构工法有良好的地层变位控制效果,在多次顶进扰动影响下,站台和股道沉降、轨道高低及水平变形皆在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36.
陈辉强  杨杰  兰滔 《公路》2023,(1):51-58
隧道路面采用单层沥青层铺装对层间防水黏结层的层间剪应力和层间拉应力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现有防水黏结材料无法达到该技术指标。基于相似相容原理设计了15种不同配比的防水黏结材料,通过对他们的耐热性、低温柔性、黏结强度及防水性能进行测试与综合评价,选取了其中一种配方作为该研究的高强高渗透防水材料即FJH-1,进而通过对比试验系统研究其对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渗透性、抗冻融能力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FJH-1作为层间防水黏结层的铺装组合结构不仅具有优良的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能够满足隧道单层沥青层铺装对于层间剪应力和拉应力的技术要求,受温度和冻融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具有对水泥混凝土的优良渗透性,可望实现隧道单层沥青层铺装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7.
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粗粒土地层中掘进时易发生喷涌现象,仅采用泡沫改良往往无法满足渣土抗渗性要求,膨润土泥浆虽能增强泡沫堵水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稳泡作用,但在水压较高、颗粒较粗的条件下泥浆容易流失,需引入高分子聚合物进行组合改良。针对泡沫-膨润土泥浆-聚丙烯酰胺(PAM)组合改良砾砂,开展坍落度试验与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黏性较小的泡沫与膨润土泥浆难以稳定赋存在砾砂的较大孔隙中,改良土呈散粒状且易析浆、析泡沫;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能将土颗粒聚团并减小土体内摩擦角,从而提高改良土塑性及流动性,避免析浆、析泡沫。高分子聚合物含量较低时膨润土泥浆与泡沫在渗流过程中容易流失,改良土渗透系数将在短时间内突破10-4 m·s-1,不满足盾构掘进过程中渣土渗透系数小于10-5 m·s-1的持续时间要大于90 min的抗渗要求;增加高分子聚合物含量能延长渗透系数初始稳定期并显著减小渗流末期渗透系数,改良土渗透系数能长期稳定在10-5 m·s-1以下,且高分子聚合物含量越高,渗透系...  相似文献   
938.
汪首元  闫金萍  李昊  王家栋 《公路》2023,(5):295-300
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混凝土外养护效果不佳,且养护试件极易开裂、耐久性较差的现状。采用自制高吸水树脂(SAP)作为内养护材料,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测试了不同掺量的SAP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并基于抗裂圆环试验评价不同掺量的SAP对混凝土试件抗裂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抗冻性能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探讨了不同掺量的SAP对混凝土试件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SAP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的凝胶孔隙和毛细孔增多;掺加SAP并在内养护条件下可有效改善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能;SAP掺量越多,混凝土开裂现象改善效果越显著,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强;抗冻性指标不同,SAP最佳掺量不同。  相似文献   
939.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为防止病害发生或轻微病害扩展、减缓路面使用性能衰减采取的主动养护措施,不同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应选取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针对冷拌冷铺罩面、涂刷碎石封层、渗透性雾封层3种预养护技术的含义、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沥青路面选取有效的预养护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