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0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2198篇
综合类   1195篇
水路运输   894篇
铁路运输   756篇
综合运输   20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通过研究厂拌热再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成品料质量、生产效率及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论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中旧沥青料的性能评价、破碎与筛分分级、最佳出料温度的确定和测量方法、配合比的确定和实现方法、输送及称量过程中的黏结问题及处理措施,以及如何操作控制系统以满足成品料级配和油石比的要求.可为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总结了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根据拌和温度,本文介绍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技术:热拌法、冷拌法和温拌法.并对各种拌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在拌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以内燃机排气歧管热应力问题为例,分析了流-固-热弱耦合模拟中3种不同的数据传递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4种有限元实体单元,对它们在计算精度、计算时间和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等方面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的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过程中的质热传递规律,分析了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质热传递现象,并基于Fick扩散定律和傅里叶热传导模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内非稳态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考察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和湿度沿微波传播方向的变化,研究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湿度、微波渗透深度和内热源三者间的关系;建立了传热传质耦合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交替显格式数值解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温度、湿度和加热时间三者间的关系;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对湿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和脱水除湿方面,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传热传质模型的正确性,对湿旧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加热再生工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根据傅里叶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二维微波热再生传热数学模型;用角锥喇叭口面场近似辐射场,研究了微波内热源;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基于控制容积的有限差分法(CV-BDM)建立了微分方程的隐式离散格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了工业频率2.45GHz的微波试验系统,采用连续加热工艺和间歇加热工艺,研究在沥青路面内二维温度场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温度上升是非线性的,在加热初期升温较慢,后期升温较快;沥青混合料内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口面中心区域附近温度较高,而边缘处温度较低。当采用间歇加热工艺时,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受热均匀性。必须合理选择加热时间。数值模拟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6.
为分析沥青结合料性质对富沥青、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沥青性质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6种不同沥青进行结合料老化前后的性能试验。在级配固定、沥青用量相同、体积参数一致的条件下,对6种沥青对应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低温性能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性质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抵抗低温开裂能力存在显著影响,沥青不同,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相差10-400倍,低温极限弯曲破坏应变相差3-6倍;此外,与老化后沥青相比,未老化的原样沥青结合料性质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其中原样沥青60℃粘度、软化点及针入度等指标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疲劳性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建议作为选择应力吸收层所用优质沥青的关键指标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997.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前言 在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诸多措施中,减轻车重的效果最为明显,车重减轻10%,可节省燃油3%~7%,因此塑料、铝合金、高强度钢板等替代材料在车辆制造中开始使用.其中,高强度钢板可以通过减小板厚或者截面尺寸等方式减轻零件质量,在实现车辆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方面比其他材料有明显优势,可以同时满足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其在汽车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98.
多年冻土热弹塑性蠕变本构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多年冻土在温度作用下的热弹塑性蠕变力学特性,以塑性增量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温度作用下多年冻土热弹塑性蠕变力学特性的本构方程。推导中,不计塑性变形与蠕变的耦合效应,将蠕变应变作为初应变放入本构方程,最后导出了带有初应变和初应力形式的增量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通过试拌,确定了胶粉的最佳胶粉掺量;采用美国亚利桑那州推荐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间断级配,按照马歇尔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试验路监测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对延缓反射裂缝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材料自由表面特性和微观结构非均匀性分析,对热作模具构件小裂纹进行了起裂分析;由于局部塑性变形在萌生可分辨疲劳裂纹的循环周次中占主导地位,把局部应力应变法应用于细微观分析,提出了表面层塑性应变幅小裂纹萌生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