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该文介绍了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了几种典型气候/环境因子变化特征(温度和CO2浓度增加,以及海水富营养化等),并从还田枯落物的质量变化,以及碳/氮等组分的变化等角度出发分析这些气候环境变化对两种湿地植物枯落物还田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和海水富营养化单独作用时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湿地植物枯落物的分解,加快了枯落物中C元素的流失,但是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和海水富营养化共同作用时的复合作用效应小于单独作用;而互花米草枯落物中的碳后期损失速率虽有所降低,但其N含量有所升高,又有可能促进其后期的分解。这可能会影响其成为九段沙湿地高碳汇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针对间隔木桩+竹篱生态护岸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间隔木桩+桑条秸秆拱新结构。该结构可充分发挥拱形结构良好的受力性能,解决竹篱结构单薄且受力不合理的问题;利用桐油和铜唑浸泡秸秆,提升了防腐性能。提出简便的秸秆拱制作方法,可集中规模生产,有效控制成本。试验段建设验证了此结构护岸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连续木桩护岸相比,可大幅减少木桩的用量;与间隔木桩+竹篱护岸相比,可明显提升结构耐久性;同时,可实现部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因此该结构经济性好,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用经过两步碱法(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为原料,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分别研究在三角瓶体系和发酵罐体系中,未水洗和水洗物料在不同pH下对玉米秸秆半同步糖化共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角瓶体系中,未水洗物料在pH 4.8下预酶解48 h之后维持pH不变,乙醇产率为0.193 g/g(以物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计,下同),预酶解48 h之后将pH调至6.0时乙醇产率为0.234 g/g,改变pH对乙醇产率有较大提高,提高了21.24%;水洗物料在pH 4.8下预酶解48 h之后维持pH不变时乙醇产率为0.287 g/g,预酶解48 h之后将pH调至6.0时乙醇产率为0.292 g/g,改变pH对乙醇产率的提高不明显.同时进行了3 L发酵罐的放大实验,在与三角瓶同样的反应条件下,未水洗和水洗物料的乙醇产率分别为0.220和0.234 g/g.综合考虑水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后发现,未水洗物料同样可用于乙醇发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将面临枯竭,加上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油价时代不可避免,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获取正面临着重大转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物能源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能源是利用生物质(如生物糖类、农作物秸秆、生物油脂等)为原料生产的能源,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料发电、生物氢气、生物沼气及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等产生的能源产品。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路用秸秆复合纤维材料应用于SMA路面的工艺流程和路用性能,以项目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路堑边坡绿化困难的现状,应用秸秆育苗钵作为植物发育早期的容器进行育苗,并实现钵苗一体化栽植绿化,介绍了这项技术中大棚育苗,坡面种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等施工技术方法,经实践验证,采用该方法绿化后苗木成活率高,护坡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石灰固化滨海盐渍土的强度、塑性和抗变形能力,进行了麦秸秆加筋辅助处理的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①麦秸秆加筋作用主要提高土的粘聚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②适宜的麦秸秆加筋长度为20mm,约为试样直径的1/3;适宜的加筋率为0.25%。③养护初期麦秸秆加筋作用较强,养护后期,土的强度提高主要依赖石灰的固化作用。④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认为,对加筋土的粘聚力影响程度依次为固化作用、加筋率、加筋长度;对内摩擦角影响程度依次为固化作用、加筋长度、加筋率。固化作用是影响加筋土强度的主要指标。麦秸秆  相似文献   
18.
以油菜秸秆(NRS)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二甲胺改性,合成了改性吸附剂(MRS)。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表面形貌和官能团结构,研究了溶液初始p H值、染料浓度、无机盐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 H=3时,MRS对于阴离子染料(湖蓝5B)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为235.1mg/g。盐离子浓度的增大对吸附有利,升高温度也可使吸附量增大。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植物灰分在公路工程沥青改性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选取稻壳、蔗渣、小麦秸秆三种农作物废料,制备纳米级稻壳灰(RHA)、蔗渣灰(SCBA)、小麦秸秆灰(WSA),并结合植物灰分特性,分析植物灰分对沥青常规指标、储存稳定性以及PG分级高温指标等的影响.结果 显示:植物灰分提高了沥青软化点,降低了针入度、延度;植物灰分改...  相似文献   
20.
采集农林废弃物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炭,以批平衡试验法研究了溶液pH、粒径、投加量、温度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存离子Na+、Ca2+浓度相同条件下对氨氮吸附影响大小顺序为Na+>Ca2+;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氨氮吸附的最佳pH范围为5~8;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速率由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两个过程综合控制.Langmuir-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氨氮在玉米秸秆生物炭上的吸附行为,由Langmuir拟合所得的氨氮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484 9 mg·g-1.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θ)、焓变(ΔHθ)和熵变(ΔSθ)的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