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638篇
综合类   353篇
水路运输   246篇
铁路运输   289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国华 《汽车运用》2007,(11):27-27
依据车辆事故规律成因预防控制通过对车辆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尽管触发车辆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多数可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避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将点连式驼峰调车场钩车溜放作业作为一随机过程处理,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手段,研究驼峰溜放过程规律,其中主要为气候、车流和车辆溜放阻力等规律。运用数学模型,构成点连式驼峰作业动态仿真系统,自动设计峰高与连挂区纵断面。改变了过去静态计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操纵运动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船舶运动先端迎风偏转的临界船速,从而揭示超大型船舶在风中的偏转规律,本文可为船舶驾引人员在风中操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预防车辆事故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因素,但也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可以遵循。预防车辆事故教育应从把握特点和掌握规律入手,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严俊 《集装箱化》2007,18(2):1-5
盈亏平衡分析又被称为本量利分析,即“成本一业务量(生产量或销售量)一利润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它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收入和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和决策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集装箱码头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是以集装箱吞吐箱量为基本业务量,通过对各项单箱指标的研究,寻找作业箱量与主营收入、成本控制和利润实现之间的关系,为集装箱码头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经营方式提供财务分析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直径 10. 0 m 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曲线 段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 曲率半径 R = 350 m 和 R = 354 m 两处曲线施工段为监 测对象,以几何水准测量为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 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沉降变形主要经历前期沉降、盾 尾脱出后沉降、注浆隆起、稳定沉降、后期沉降 5 个阶 段,最终变形值分布包络图近似呈偏正态分布,对称轴 线偏于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目前使用ZYJ7型转辙机的上海地铁6、7、8、11号线自2008年陆续开通运营以来的故障分类数据,研究了各类故障发生的规律,归纳总结了ZYJ7型转辙机故障发生特点,并指出了各类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设备维护及故障预防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工程草桥站—纪家庙站区间属盾构法施工区间,该区间地下管线多,管径大,覆土深,内压大,水文地质、工程自身及周边环境风险极大。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管线、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盾构施工过程沉降槽分布形式、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砂卵石地层盾构通过时地表沉降变形的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上峪子隧道下穿S229省道工程实例为基础,研究了相关荷载的确定,以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结构截面及配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埋深情况下公路车辆荷载传递到隧道结构的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压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在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时,往往需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来反映桥梁结构实际损伤所产生的性能退化。然而,荷载试验方法存在费用高、耗时长等问题,进行荷载试验代价巨大,且对于存在损伤的结构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基于对一新建跨径30 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的足尺模型试验结果,构造定义了2种不同的刚度损伤折减系数,结合规范给出的开裂构件抗弯刚度计算公式,提出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构件实际剩余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2种方法定义得到的抗弯刚度折减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箱梁在出现损伤后的刚度折减效应明显,从箱梁出现开裂损伤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刚度折减约40%,相邻两截面的刚度折减可近似呈线性分布;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的剩余承载力与试验值的偏差都在5%以下;结合刚度折减系数沿箱梁纵向的分布规律,可计算得出在跨中截面出现损伤后,沿箱梁纵向各截面实际剩余承载力的分布规律。提出的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实际剩余承载力的方法,可通过结构外观检查结果实现对带有损伤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实际剩余承载力的准确计算,该方法简便可行、费用低廉,同时也可为出现损伤的在役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及剩余承载力计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