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3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717篇
综合类   507篇
水路运输   4821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31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41.
“十五”期是我国水运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社会效益最好、成效最显著的五年。水运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共完成投资1323亿元,是“九五”期的2.7倍。全国内河水运建设共完成投资326亿元,是“九  相似文献   
42.
43.
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唯一交汇处,东距上海856公里,西距武汉269公里,是江西省唯二通江达海的一类对外贸易口岸。九江自古就是有名的“通都大邑”,有“七省通衢”之称,是历史上“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是上海经济区与华中、西南等地区联络的必经之路。九江港凭借地域优势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港口作为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实施“东移西靠”的推移中率先充当承接地。  相似文献   
4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财力的增加,国家加大了对长江航道建设的投入,一些重电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长江属于大江大河,影响航道的因素十分复杂.在航道整治实施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实行动态管理。笔者拟结合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实践,对实施动态管理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对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九江长江干堤重点整治工程中,使用土工织物抗冲固岸的新技术,本文结合九江长江整治工程对软体排、混凝土铰链沉排、模袋混凝土工程及施工情况作简要叙述,总结了实践体会并对其效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长江客轮排污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环保工作者,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客轮排放生活污水、垃圾、和油污水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着重分析了在具备环境管理各个环节的条件下,不能制止任意排污的原因;强调了在目前客轮防污技术不过关的现状下,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7.
48.
安飞 《中国船检》2007,(9):38-41
长期以来,长江航运量始终高居全国内河首位,甚至在近些年超越莱茵河与密西西比河,成为全球内河运量之首。但是,在"黄金水道"迎来"黄金时代"的呼声中,也存在着不少理性的置疑,长江航运潜能究竟发挥到了何种程度?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船级社(简称CCS)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他认为,加快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进程与投资航道建设,是进一步挖掘长江航运潜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为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加快推进水运现代化建设,7月5日-6日,全国水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李盛霖部长回顾总结了水运工作经验和分析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2020年实现我国水路交通总体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和"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现节选五位参会代表发言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0.
“讨债难”的现象在水运企业、个体船户间司空见惯,人们对此已见怪不怪。经营业务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甲方欠乙方的运费,由于种种原因到了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没有付清。后来虽经乙方多次上门催要,甲方仍未偿还,最后乙方不得不将甲方诉诸法庭。但结果却是:由于乙方因没有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