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7篇
  免费   298篇
公路运输   1965篇
综合类   1569篇
水路运输   960篇
铁路运输   977篇
综合运输   25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0前言铁道车辆的车体是通过焊接将车顶板和地板、再加上若干侧板结合在一起的六面体(图1)。板件焊接时,由于受到热影响和骨架本身的误差,车体各部的尺寸相对于图纸,有时会产生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公差。为此,根据各  相似文献   
72.
《公路》2021,66(6):25-31
合理确定水平土层间剪切作用是计算任意位移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的关键,相关计算理论在考虑剪应力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撑。针对组合位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首先基于考虑位移效应的Mohr应力圆,得到由土拱效应导致主应力偏转所产生的剪应力;在此基础上,由直剪试验比拟土层错动作用,建立了剪切系数与位移模式参数n的幂函数关系式。将其应用于改进的水平层分析法,得到了组合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求解方法。某些单一位移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理论解为本文的特解,说明本文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参数研究表明:RTT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凸曲线分布,峰值位置随n的增大而上移,且高于已有理论解;RBT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凹曲线分布,其曲率大于已有理论解;随着n的增大,合力作用点位置会降低,降低幅度与墙顶位移呈正相关;合力作用点位置随墙土摩擦角与内摩擦角比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墙土摩擦角大于0.7倍内摩擦角时,增长幅度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3.
《公路》2021,66(9):371-378
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_(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4.
宏观 国内     
《商用汽车》2021,(7):5-14
新修改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将于2021年7月15日实施。2021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新修改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1年第6号),并将于7月15日起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同步实施。为便于有关单位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就修订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如下解读:一、修订背景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种类、案件管辖、电子送达、非现场执法、简易程序案件范围、案件办理期限、案件听证、法制审核、罚款执行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程序。  相似文献   
75.
针对人工岛四周砂质堤透水性强、内河水位受外海潮位影响显著的问题,为避免人工引排须选定合理的人工岛内河常水位。通过建立非稳定渗流模型,研究渗流场与渗流量随潮位变化的关系。选取近海典型潮位,采用分段求和法计算在一个潮汐周期内各种拟定的内河水位的净渗流量。对应净渗流量为零的内河水位即为最佳河道常水位,该水位为确定内河河道规模及岛内吹填地面高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针对不同基坑开挖方式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法,对某二线船闸工程确定2种不同的开挖方案:方案1通过三级梯度以较大平均坡度方式开挖,方案2通过四级梯度以较缓坡度方式开挖。计算分析2种基坑开挖方式对跨线桥梁桩水平位移、拉应力及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坡度越陡的开挖方式其位移越大,拉应力在开挖16 m处达到峰值,同时方案2的弯矩值远小于方案1。成果完善了复杂船闸基坑工程施工领域的研究,对今后该领域的工程设计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风道为跨度16.2 m的单跨结构,采用暗挖洞桩法(PBA工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导洞施工顺序。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导洞开挖方案地表沉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与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的地表沉降发展路径差别显著,但最终的沉降值基本一致;随着导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增加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导洞开挖的群洞效应,地表沉降速度发展较快。因此在后续的拱部开挖支护中,必须通过调整支护措施和开挖方案来严格控制地层沉降。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基坑开挖时复合地基及竖向、横向"双洞效应"对下卧双线地铁隧道竖向、横向附加荷载的影响,基于Mindlin应力解,得到在复合地基侧摩阻力作用下隧道轴线上的竖向、横向附加荷载,通过迭代法计算得到"双洞效应"引起隧道轴线上的竖向、横向附加荷载,借助竖向、横向总附加荷载引起的隧道位移对比验证,并分析隧道位置改变对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引起隧道竖向、横向附加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对隧道竖向、横向附加荷载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减小隧道的竖向、横向总附加荷载,且影响范围不变;在施工条件和规范容许范围内,应尽量减小双线隧道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大隧道与基坑中点的距离;当需要严谨精确地计算小净距地铁隧道"双洞效应"引起的附加荷载时,必须选用迭代法计算。  相似文献   
7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载ATP系统的总线应用,分析车载ATP总线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案例,提出ATP总线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0.
采用两种开挖方法即全断面开挖和上下台阶开挖,利用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老鸭岭隧道Ⅳ级围岩开挖分析比较.比较表明,全断面开挖将引起较小的地表以及拱顶沉降;而上下台阶开挖围岩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是采用全断面开挖围岩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的2倍,综合考虑应优先考虑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