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沈祥 《北方交通》2012,(6):204-206
对沈阳绕城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现状和智能交通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辽宁高速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2.
文中对高速公路ETC技术在智慧停车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当前ETC智慧停车场推广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ETC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并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关于重型发动机的测试方法与GB17691-2001的不同之处,并阐述了ESC、ELR和ETC的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54.
大多数高速公路ETC车道的长度都是以停车视距计算方法为设计依据的,但这忽视了各省市ETC交易耗时的差异,且此依据与ETC系统可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的目标相矛盾。不合理的车道长度会导致部分车辆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交易,或出现跟车干扰等现象,降低收费站服务水平。以陕西省170多万条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方法,对交易耗时进行数字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并提出ETC车道划分为交易区和安全控制区,将置信度为99.9%的交易耗时估计结果和停车制动距离应用于区域长度设计中。陕西全省ETC系统建设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ETC车辆通过率,保障了行车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ETC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科学度量和评价ETC方式所带来的能源环境效益,是ETC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ETC系统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和测算模型.通过获取收费站区车辆行驶特性,选定7 类典型车型开展实车排放测试实验,模拟车辆通过ETC车道和MTC车道的行驶过程,基于整车排放测试系统获取不同车型通过不同收费车道的油耗和污染物(HC化合物,CO化合物和NOx化合物)排放监测值,构建基于排队长度和车型聚类的ETC环境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模型.最后以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为例,得到北京市ETC系统平均单次交易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测算值.以2013 年为例,北京市ETC系统的实施,预计将节约410.15 万升的燃油消耗,减少730.9 t 污染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56.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应用系统中取得较大发展的子系统. 系统能实时记录车辆的进、出口收费站的时间、地点等数据. 本文以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交易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数据的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路段行程速度计算模型,交通流量分布规律分析方法和高速公路站点OD分布、车型比例分布等指标获取方法. 研究以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收费数据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数据处理和提取技术能较为准确地获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为高速公路出行者信息服务、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和规划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57.
首次提出在复杂区域使用决策圈的方法进行地图匹配,并提出一种GPS地图匹配和设置决策圈结合的新的路段识别方法,用于解决高速公路卫星收费系统或车栽导航中复杂路段地图匹配不准确的问题.对常规地图匹配算法GPS由于精度难以匹配的路段区域设定决策圈,对决策圈内路段进行特殊匹配处理.在处理方法上利用预先采集到的路段上的准确点代替电...  相似文献   
58.
主要从国内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结合江苏省及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实施ETC建设的经历,来分析探讨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历程、标准本地化、修订建议等方面,旨在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及标准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不同层次的ETC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一系统,不同的应用层次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应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和方法。作者在研究中分析了ETC不同应用层次的评价需求,析出了ETC的评价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对ETC的评价基本要素及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尝试从决策、投资两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评价策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不同的评价框架,为ETC(进而ITS)的评价方法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通过DSRC与PHS的比较分析,提出基于PHS的ETC联网收费系统,探讨系统结构和层次架构。该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PHS无线通信技术及功能模块,实现联网收费所要求的车辆识别、路由识别、拆账处理及车辆放行处理等必备功能。在层次结构上,通过添加表示层实现DSRC和PHS至应用层的映射,从而可利用PHS的多种通信手段实现路况信息通知和查询、无线急救电话等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