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磊  李大为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0):111-114
脉冲压缩技术是雷达与干扰进行功率对抗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脉冲压缩的原理和信号特点,对攻击脉冲压缩雷达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2.
分析混凝土及钢梁用于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中的不足之处。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桁架组合式加劲梁用于高速铁路斜拉桥时的刚度与受力。通过对有无钢桁架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研究加劲梁的钢桁架对改善结构受力,提高跨越能力及提高斜拉桥刚度的效果与作用,得出与无钢桁架PC箱梁相比,有钢桁架PC箱梁斜拉桥的活载挠度与跨径之比从1/381降低到1/690,可使主塔及PC箱梁受力明显改善,使中跨PC箱梁的应力幅从32 4MPa降低到10 6MPa。认为PC箱梁与钢桁架组合式加劲梁能有效地提高斜拉桥的刚度,并能满足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的受力需要,是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合理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83.
以旧县2号大桥为例,对PC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分析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不同计算模式、不同施工阶段主梁变形、应力对比分析,得出一些实际结论,对以后PC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PC梁桥动挠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PC梁桥动挠度特性问题,以琶洲大桥和洛溪大桥为背景工程,采用有限元计算和现场试验获取其车辆荷载动挠度,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重点研究了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动挠度的统计特征和频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挠度与实测动挠度吻合较好,两座背景桥的动挠度计算值以及实测值的均值和方差均在3~5mm范围内,均方差在2mm左右,变异系数超过50%,说明在大跨PC梁桥挠度监测时,不能忽略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挠度的动态效应,应采用动挠度来表征桥梁结构变形。功率谱密度曲线呈多峰分布,幅值谱属双峰分布,幅值谱主要频率集中在结构振动一阶频率及三阶频率附近。研究结果可为桥梁结构动态挠度监测方法研究和挠度成分分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5.
根据单片机防止程序飞出的原理,创新性的提出了PC机在无人看管下,计算机如何判断当前的运行状态,以及在无法相应其他进程时,实现自动重启的方法。从单片机的看门狗实现原理,可在PC机上实现类似看门狗的功能。介绍了PC WATHDOG的软硬件实现,以及如何设计串口通讯协议,使PC WATCHDOG通过串口接收发送通讯帧和控制帧,进行交互,达到看门狗的功能。  相似文献   
86.
一种基于PC机和80C196的智能充电机集群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PC机和80C196KC为核心的智能充电机集群控制系统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原理和设计方法,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大量使用蓄电池的场所对蓄电池集中、快速充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钢轨断面检测仪器中PC与LPC2214的串口通讯软硬件设计过程。分析了LPC2214的特点,给出了串口通讯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了通讯协议,完成了对PC机的通讯软件设计以及对LPC2214的串口的编程实现。仪器的现场试用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88.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曲梁桥悬臂施工的内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曲梁桥的分析方法,尤其是预加力散应的分析方法;并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南昆线板其二号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内力、位移及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89.
我国移动支架造桥机的发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36  
系统回顾移动支架造桥技术在国内的进展情况 ,按PC箱梁在移动支架的位置 ,对现有的造桥机进行分类 ,对其 2种施工方式节段拼装法和整孔现浇法进行比较 ,并对造桥机的移动方式、造桥机对曲线PC桥梁的适应能力以及墩旁托架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0.
借助传统应变片和891拾振器的疲劳试验实时测试系统,通过9片1/6缩尺模型梁疲劳试验,研究了普通钢筋锈蚀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疲劳破坏形态以及振幅、刚度、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应变、混凝土应变随重复荷载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梁底普通钢筋锈蚀后(预应力筋不锈蚀),只要钢筋没有发生锈蚀断裂破坏,混合配筋合适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承载力与普通没有锈蚀梁的承载力相差不大.锈蚀率超过一定界限后(20%),钢筋在坑蚀处断裂,梁的静载承载力会急剧降低,表现为少筋梁的脆性破坏特征.疲劳反复荷载作用下构件的中性轴位置基本保持不变,不像非锈蚀试件那样呈现出明显的3阶段变化过程;锈蚀率超过7%以后,容许疲劳疲劳寿命会急剧减少,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