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6篇
  免费   730篇
公路运输   2848篇
综合类   3683篇
水路运输   2732篇
铁路运输   1249篇
综合运输   74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铁路车站股道运用排序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守车站股道运用条件,在引入时间窗、权重和有限度3个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排序理论构建车站股道运用排序模型。结合列车在车站的实际作业过程和进路编排,利用启发式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股道运用初始方案。基于排序原则选择、进路编排方式和多方案选优3种解改进策略对股道运用初始方案进行改进,得到股道运用改进方案。利用现代柔性理论,设置1个人—机交互接口,以股道运用可行性为第1优化目标、均衡性为第2优化目标,建立股道运用的柔性模型,按照人—机交互会话的方式进行求解。采用该模型与算法编制的铁路车站股道运用自动编排系统,目前已在广州东站和韶关站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102.
技术站广义配流问题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列车解编顺序是否确定,将阶段计划中的广义配流问题分为广义静态配流问题和广义动态配流问题。以阶段内发出配流车数最多和车辆在站平均停留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以列车解体开始时刻、车流分配、车流接续和列车编组开始时刻为约束条件,建立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优先排空、优先发送较近编组去向车流,模拟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时的思维过程,设计搜索算法,解决广义静态配流问题(给定列车解编顺序的广义动态配流问题)。以有7个编组去向的某技术站为例,运用该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列车解编方案和配流方案,表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舒适度研究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现状,结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与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高速列车广义舒适度的概念。在对北京至四方的铁路线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745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提出改进建议:1.细化列车振动、噪声与照明舒适度评价指标;2.优化座椅休息、就餐、娱乐等功能设计;3.进一步调控车厢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该模型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周期时变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周期时变性特征,并根据该特征在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马尔科夫算法,以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用无偏GM(1,1)模型拟合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再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马尔科夫链预测,并采用多转移矩阵排除客流数据中噪声数据的扰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短期预测中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5.
在引水洞弧形底拱施工中,气泡、水泡的质量通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为确保混凝土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通过几种现行的施工方案分析,研制出横向滑模施工装置,总结出横向滑模施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施工的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实例。  相似文献   
106.
从分析BT项目的特点出发,以扁平化理论解释BT项目管理现状的不足,同时对BT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建设方与监理方的管理融合状况、当前法律、政策引导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由此提出BT项目新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行为模式。新模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是未来BT项目建设致力的科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路基沉降预测是指导正确施工及运营期路基养护的一个重要因素.GM(1,1)模型及Logistic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路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基于组合预测的基本理论,结合GM(1,1)模型及Logistic模型的特点,提出了GM(1,1)-Logistic组合路基沉降预测模型,采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以过去一段时间内组合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来求2个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结合工程实际监测数据的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GM(1,1)-Logistic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比单个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8.
用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IS环境下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编制地质灾害区划图。针对网格的生成、致灾因子的选择、不重合边界等问题,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SPSS的统计功能,消除了这些问题对滑坡灾害区划图的准确度的影响。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根据历史灾害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编制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确定最优编制方法。对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提出若干指导性建议,丰富和完善了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区划图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决园区等场景下无人车多途经点配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化高精地图的车道级全局路径规划、生成和跟踪控制方法。考虑配送车往返途经点顺序对行驶路径总长度的影响,基于高精地图采用A*算法计算各配送点间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经过多个配送点的全局最优路径。应用贝塞尔曲线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平滑,并根据道路曲率设定不同路径处的参考行驶速度,进而生成车道级的可用于跟踪的目标轨迹。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模型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轨迹跟踪,实现低速物流配送车的自主控制。在 CarSim/Prescan/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和实车平台上对提出的规划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依据最近配送点策略确定的路径,所提出的方法搜索出的路径长度平均缩短了 6.15%。所设计的轨迹跟踪控制器能确保配送试验车与目标轨迹的横向偏差在 0.25 m 以内,航向角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10.
土质路基荷载下地基反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基反力σ能够反映荷载作用下地基受力的情况,但其在土质路基特别是高压实度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现场及室内离心模型模拟土质路基的填筑及放置过程的试验,对地基反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压实度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反力呈弧形分布,路基宽度范围内地基反力小于γH值,靠近坡脚的路基边坡区域大于γH值。路基中心处地基反力σc与路基宽高比b/H有很大关系,当路基宽高比b/H较小时,σc与γH值差距较大;当b/H较大时,σc与γH值差距减小;当b/H大于10时,σc基本等于γH值。本文结合试验结果得出考虑b/H影响的路基中心处地基反力σc的计算方法,提出新的地基反力沿路基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使路基荷载下地基反力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结合试验得到路基中心处实测地基反力及地基沉降值,对两种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反力与地基沉降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其相关性较好的地基反力系数,为今后土质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反力系数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