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为提高变速器的承载能力,降低承载部件的失效风险,提高汽车运行的可靠性,对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与验证已成为变速器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文章通过分析并利用静扭试验台架对变速器副箱主轴进行实际工况的加载与校核,进一步探究该部件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达到变速器的设计要求。台架试验方法在变速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验证变速器性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2.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多种出行方式的整合,缩减了乘客的换乘时间;但庞大的枢纽建筑,增加了乘客寻找"目的地"的难度。通过对静态标识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析,提出静态标识的布设目标,梳理布设流程,制定布设的总体原则和各类静态标识布设原则。研究的结果将为相关的标准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2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optimal deployment of static and dynamic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power networks. Static infrastructure means plug-in charging stations, while the dynamic counterpart refers to electrified roads or charging lanes enabled by charging-while-driving technology. A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is first developed to captur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s) route choices, charging plans, and the prices of electricity. A mixed-integer bi-level program is then formulated to determine the deployment pla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to minimize the total social cost of the coupled network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ravel and charging plans of BEV driver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tatic and dynamic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The numerical results on three networks suggest that (1) for individual BEV drivers, the choice between using charging lanes and charging stations is more sensitive to parameters including value of travel time, service fee markup, and battery size, but less sensitive to the charging rates and travel demand; (2) deploying more charging lanes is favorable for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ith sparser topology while more charging stations can be more preferable for those denser networks.  相似文献   
24.
为分析单叶片螺旋钢桩在砂土地层竖向抗压承载特征,结合单叶片螺旋钢桩现场静载试验进行有限元软件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其次采用该有限元软件分别模拟不同相对密实度砂土中几何参数不同的单叶片螺旋钢桩静载试验而得到不同荷载-位移曲线,同时将螺旋叶片直径的5%位移值对应荷载作为桩极限承载力。考虑砂土相对密实度,钢桩埋深,螺旋叶片直径,中心钢轴4个参数变化对单叶片螺旋钢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单叶片螺旋钢桩桩周土层的相对密实度和桩埋深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参数,螺旋钢桩叶片直径影响次之,钢轴直径的影响最小;同时,单叶片螺旋钢桩极限承载力增量百分比在松砂中最大,中密砂次之,密砂最小。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一个在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的组合路网中设置可变信息标志(CMS)组位置的最优化模型.与文献中现有的模型相比较,本文的模型有效地达到了实际规模道路网络计算复杂性问题和确保求解模型的质量之间很好的平衡. 本模型具有三个不同的特征:(1)认为在路网中设置安装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是一个必须同时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和利益的典型的规划问题;(2)评估由于在路网中设置了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而带来的交通效益是通过具有不同交通分布型态的多个时段来完成的;(3)考虑了在不同的路段上和时段内交通事件的特征本质上是变化的因素.本文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以检验在各种不同的交通输入参数中,如交通需求、交通事件特征值、以及驾驶员交通行为的不确定性对可变信息标志系统(CMS)在路网中的最优设置的潜在影响.最后,本模型应用于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和辅道组成的混合道路系统,并且对CMS系统设置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6.
张雪  马龙飞  王莹  信东 《北方交通》2007,(12):38-41
以一非对称布索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分析恒载作用下结构的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的条件,论述了影响整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因素以及静力平衡下的结构特性,并通过改变影响桥梁受力和变形的一些参数来探讨最合理参数的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27.
周彬  韩松  刘威 《北方交通》2006,(4):85-87
通过分析交通标志设置基础、设置功能、设置方式和设置场所选定,为正确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为检验某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正常使用状况的要求,对该桥在静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力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桥的受力性能和正常使用状态极限承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工作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9.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提出施工作业区长度控制问题,并提出了施工区各控制区(警告区、锥形区和缓冲区)的长度标准,深入研究了施工区的限速分级标准和程序,通过推荐新增施工区的各类标志,与现有的施工区交通标志共同构成了施工区的标志系统,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
在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区段铺设弹性轨枕可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缓桥隧区段道砟粉化,从而延长轨道结构养护维修周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值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弹性轨枕的应用效果。我国早期制定的标准中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不尽合理。本文在总结对比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从枕下垫层静刚度大小的评估方法、试件的制作及支承状态、静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范围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可为我国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弹性轨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