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205篇
水路运输   271篇
铁路运输   13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文中通过对黄砂船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目前黄砂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2.
苏通大桥大型桩承台桥墩基础的局部冲刷防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特大型桩套箱桥墩基础的护底防冲工程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分别对墩基防冲护底的方案选择、防护工程结构分层和范围确定、防护材料的稳定及成型情况以及护底工程的防冲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成果应用在苏通长江大桥护底防冲工程的设计、施工中。施工期为期4年的监测结果证明,实施的防护工程及时、有效,确保了桥墩基础的安全。可为相关大桥采取防护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根据连云港庙岭三期的特殊情况,采用了砂被筑堤法。介绍了连云港庙岭三期突堤砂被堤工程的概况,从砂桩打设、吹填砂被模袋混凝土护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砂被堤施工的工艺流程。陈述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原施工工艺的改进。这一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3孔标准贯入试验和30孔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以粉细砂吹填而成的曹妃甸通岛路工程在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后,从总体上消除了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对用粉细砂填筑工程地震液化可能性的工程改善和判别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5.
疏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很多工程碰到粉细砂仍感棘手,这里介绍耙吸挖泥船提高对粉细砂开挖效率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46.
对铁尾矿砂及尾矿砂加入石灰水泥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石灰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掺加石灰、水泥后,其强度随着龄期而增长,具有半刚性材料的特性,用石灰、水泥稳定尾矿砂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同时用石灰和水泥稳定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7.
胡东  郭智威  袁成清 《船舶工程》2019,41(7):98-104
为研究船舶水润滑尾轴承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含沙水质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 CBZ-1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泥沙对试验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泥沙浓度对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大于泥沙粒度;材料的摩擦性能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泥沙粒度影响着摩擦副间的切应力和沙粒进入摩擦副间隙的难易程度。在泥沙粒度48μm/浓度1.2%的环境下,材料具有更加恶劣的摩擦学性能。适当提高滑动速度会加强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但过高的速度会使泥沙颗粒严重破坏磨损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随载荷的增大而逐渐恶化,在高载工况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48.
李懿  方波  马勇 《水运工程》2019,(1):95-100
对于换填砂垫层的振冲验收标准,国内项目的常规要求是标准贯入击数N≥15击,但缺少理论计算。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法国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总结出基于法国规范的换填砂垫层振冲验收标准的计算方法。结合国外某大型重力式码头项目实例,计算得出适合的标准贯入击数N为22击。标准贯入击数与内摩擦角或极限应力的关系是计算的核心。对于大型重力式码头,船舶大型化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适当提高砂垫层振冲标准,有利于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49.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著。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长江中下游顺直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频次较多、危害巨大。为探究顺直河道中此类崩岸引发的过程机理,借助模拟试验展开观测和分析。崩岸过程中主要存在5种不同运动特征的水流,崩岸前后近水面附近形成的月牙形沙波可能是崩岸过程中重要的水下输沙载体,促进崩岸的持续发生,甚至促进崩岸形成。通过岸坡守护试验验证,并从防治崩岸的工程角度出发,相比于坡趾区域,近水面附近坡面的守护更能达到防治崩岸的目的,同时也应合理守护坡趾区域,避免该区域持续不断地侵蚀对远期岸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