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维敏 《公路工程》2020,(2):128-132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不足时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长此以往还会对桥梁和道路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为此以某公路为例,对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的变异性与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既有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数据及其变异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就本道路实际情况,对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研究成果表明:样本路段的路面压实度平均仅为94.69%,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3%和87.4%,变异系数高达3.5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压路机行进速度过快、道路基层表面平整度较差和沥青混合料碾压时温度过低等;为此,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保证各面层结构厚度、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压实方案进行碾压、提高道路基层表面平整度和确保碾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设计值等方面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52.
以S222大海线大河涧至京珠高速公路段为例,从压实机械、施工方法、压实标准、碾压工艺、压实费用对高等级公路填实路堤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3.
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道路工程中弯沉值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压实度与弯沉值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压实度与弯沉值在工程质量检验中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以浙北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振动成型法为例,合理确定混合料级配、水泥掺量、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利用振动成型仪较好地模拟了现场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机理,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密实度,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基层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55.
朱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50-52,M0007
为保障叶新—大叶公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作为试验分组依据,对叶新-大叶公路路基粉质粘土开展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越高,路基土的抗剪强度越差,当初始含水率处于27%~29%时,初始含水率的改变对抗剪强度影响最大;压实度越高,路基土抗剪强度越好,当初始压实度处于90%~94%时,压实度的改变对抗剪强度影响最大。试验结果以及结论可为叶新-大叶公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密度,空隙率和压实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性指标,分析由于路面取芯或切割导致表面纹理变化而对试件体积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级配类型成型试件,就每个切割步骤的试件进行密度测试,研究切割前后对体积指标或压实度判断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压实度更精确、更合理的测试建议。  相似文献   
57.
陈重  郑建龙 《路基工程》2013,(5):121-123
为掌握红砂岩路基现场动态模量的特点,通过便携式落锤式弯沉仪(PFWD)试验、现场承载板试验、贝克曼梁试验和压实度试验,分析红砂岩动态模量与静态模量、弯沉、压实度和含水率(稠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动态模量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动态模量与静态模量、动态模量与弯沉、动态模量与压实度、动态模量与压实度和稠度均有良好的幂函数回归关系。因此,可采用PFWD来代替承压板试验、弯沉和压实度试验。  相似文献   
58.
王海峰  马涛 《路基工程》2015,(2):131-136
针对传统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兰新二线试验段,采用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在不同的压实条件下对A,B两组填料的压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检测与传统压实质量检测(VAV,K30和K)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压实连续检测系统对填料类型、含水量、压实速度和压实功敏感性较好,和常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具有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9.
针对业主方在对水泥稳定砾料基层压实度检验过程中费时、费工的缺点,提出采用钻芯取样测定水泥稳定基层压实度的方法。解决了采用常规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费时、费工的缺点。  相似文献   
60.
风积沙是沙漠地区最为丰富的物质,由于其工程性质较差,目前仍未被广泛用作沙漠地区公路筑路材料。文中以风积沙掺加二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分析风积沙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得出二灰稳定风积沙作为基层材料最佳配合比,为风积沙用作公路建筑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