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4篇
  免费   841篇
公路运输   4098篇
综合类   2450篇
水路运输   1898篇
铁路运输   2347篇
综合运输   42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899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1056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峻  王涛  李春燕  袁长伟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128-134,140
为了精确解析城市公交车和社会车辆混合运行的状态,在基本路段车速模型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交车流量、社会车辆流量、公交车比例等参数,建立了改进的混合机动车运行速度模型,分别选取单向二车道和单向三车道路段进行交通试验调查,采用Metrocount 5600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用于改进模型的参数标定,并分别建立了2种车型的速度差模型,提出了路段混合车流3种不同交通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车流量情况下,不同公交车比例对社会车辆速度的影响表现为3个显著的变化区间;随着路段饱和度的增加,社会车辆和公交车之间的速度差呈现出从几乎不变、快速缩小到接近于零3个较为明显的运行状态;考虑车流组成中公交车比例的变化可以细化路段车流畅通状态、拥堵形成状态以及拥堵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992.
不同交联度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联度分别为75.3%,71.4%,67.3%和58.4%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20℃,-10℃,0℃,10℃温度下小梁三点弯曲性能试验,构建了混合料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弯曲破坏应变及弯曲应变能密度与温度、交联度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不同交联度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弯曲强度与模量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弯曲破坏应变与弯曲应变能密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大;不同交联度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弯曲破坏应变及弯曲应变能密度与温度关系基本一致,各弯曲性能参数的温度敏感区间基本相同;温度敏感区间弯曲性能参数变化幅度较大,低于温度敏感区间,则弯曲性能参数变化幅度较小;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性能参数与温度、交联度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提出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混合料低温弯曲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给减弱公路隧道洞口废气窜流提供洞口土建结构设计方案,对洞口废气窜流影响的显著性因素进行了探讨,从洞口纵向错开不同距离、洞外设置不同位置及高度的挡壁等结构因素出发,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进行了多因素异水平混合型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利自然风条件下洞外不同组合结构因素对洞1:7废气窜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因素组合对废气窜流改善效果明显不同,洞1:7纵向错开改善窜流效果最为明显;在隧道出口侧设置有挡壁的所有组合结构均能较好地改善出口废气窜流,其中最有效的是同时在出口侧、中侧、入口侧设置与洞口等高的挡壁;仅在洞外中侧设置中间挡壁,其高度约为洞口高度的2倍时,可以有效改善废气窜流,其他情况下采用高挡壁结构的改善效果不佳;若同时在两隧道中侧与入口隧道侧设置挡壁则废气窜流改善效果差;若仅在入口隧道侧设置长挡壁,则加剧废气窜流。  相似文献   
994.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通过对Re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获得了曲线转角影响模型和通道宽度影响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条件下交通量对行驶速度的影响,通过求出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差值ΔV,建立了ΔV与R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3条公路运行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运行速度曲线能够同时反映出弯道半径、转角、通道宽度的影响,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这3个要素的协同控制;根据速度曲线还可以获得不同交通量水平下的旅行时间,进而预测出所设计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现场钻芯取样的沥青结构层抗车辙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检测与评价所铺筑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水平,首先设计了圆柱形试件车辙试验所需的试验模具,采用ANSYS软件模拟圆柱形试件和板式试件的车辙试验,分析了圆柱形芯样车辙试验的可行性;其次采用2种基质沥青、1种改性沥青、5种级配的5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厚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圆柱形芯样车辙试验,分析确定了圆柱形芯样车辙试验的条件;最后结合现行规范要求,根据板式试件车辙试验和圆柱形试件车辙试验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现场钻芯取样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检测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70℃下路面圆柱形芯样的车辙试验评价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并要求高温性能质量标准下的车辙动稳定度大于2 450次.mm-1;该法可实现对现场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快速检测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混合料设计水平与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实际处于拉压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特性,针对沥青混合料AC-13开展了连续式交变正弦波形加载的小梁拉压疲劳试验。依据损伤力学基本理论,采用唯象学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拉压疲劳损伤特性。介绍了拉压疲劳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得到了拉压疲劳方程;基于弹性模量定义的损伤变量,建立了拉压疲劳损伤模型,拟合疲劳试验结果确定了损伤参数,获得了考虑应力水平的拉压疲劳损伤演化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损伤参数α、β随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且近似呈线性关系;拉压疲劳损伤演化大致呈3阶段变化规律,即损伤萌生、损伤稳定增长和损伤失稳破坏阶段;应力水平越大的损伤演化曲线越靠下,随寿命比变化疲劳损伤演化速度越缓和。  相似文献   
997.
武器系统试验频繁,靶标作为测试装备保障日趋繁重,现有机械组合式目标模拟方式保障兵力难度大,多功能智能靶标可以缩短试验准备周期,降低工作强度,满足武器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998.
刘磊  陈二虎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0):116-118
介绍了并行测试的概念,分析了并行测试实现的硬软件方法和基本结构体系;结合当前军用通信系统后勤保障中测试方法的不足及未来战场快速测试的要求,对并行测试技术在军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任务调度、预防测试系统死锁等几点关键技术和并行测试系统组建原则。  相似文献   
999.
两船波浪中并靠补给相对运动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设计和实现一种辅助舰船并靠补给的波浪补偿辅助系泊系统,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对波浪中并靠两船的相对运动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在4种不同有义波高情况下,对并靠两船在不同的浪向和波浪周期下三个方向的相对运动幅值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波浪中并靠两船的相对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合适的预密性试验方法,给出预密性试验相关流程,总结出一套预密性试验方法,并进行实船试验。结果表明密性焊缝的预密性实施率达80%,一次性涂装完工率达95%,所采用的预密性试验方法满足PSPC涂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