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91.
文章简要介绍了轻型井点结合塑料排水板复合加固法的施工工艺、使用工况。通过靖江新港作业区公用码头段案例,分析了该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分层沉降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影响深度约为10 m且在4.0~6.0 m深度范围内的加固效果特别明显;固结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地基承载力为256.3 kPa,8~10m深度处的粉砂夹粉土层的标贯击数由加固前的3击增长到5击,地基承载力提高明显,加固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物理参数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2.
针对水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应用少、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深水潜堤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采用分层沉降变形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经水下仪器选型、搭建水上观测平台、优化仪器水上安装和保护方案以及监测实施,研制出深水条件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陆上监测到水下监测的转变,不仅安全可靠、数据准确,而且适用于大水深监测条件,对类似工程软基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潜艇热射流浮升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在均匀密度分层环境中潜艇热尾流中程和远程的浮升特性,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G rashof数对热射流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4.
基于分层簇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组网算法.算法中,将整个网络分簇架构模型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为簇间层,下层为簇内层.网络设计开始于指派设备DD,组网过程中优先选取剩余能量高的节点作为簇头,且在簇间层启用中继节点这种新型节点将簇头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以DD为树根的多跳分层树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分层树结构的分簇算法比传统的LEACH更有效.  相似文献   
95.
A lattice reduction aided (LRA)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 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 (THP) was proposed based on 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 time (VBLAST) algorithm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The extended channel was used to provide optimal tradeoff between residual interference and noise amplification. The processing based on lattice reduction method helps achieve maximal diversity order. The VBLAST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get the optimal processing ordering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 at transmit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conventional THP and the LRA zero-forcing (ZF) THP with full diversity order.  相似文献   
96.
寇玮华  徐扬 《铁道学报》2005,27(1):52-59
针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发展过程中站点连接链路的多样性,研究了并行分层式连接结构,并在并行分层式连接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并行分层式链路2PC(P2L2PC)协议。结合分布式事务时效期要求,描述了并行分层式链路2PC协议及其正确性准则;给出了P2L2PC协议执行的基本处理过程并证明了其正确性;同时对并行分层式链路2PC协议进行了性能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97.
水平层状岩体隧道超欠挖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层状岩体中进行隧道钻爆施工,由于岩层间夹制力非常小,极易受到震动而松弛、掉块,难以形成设计要求的拱形轮廓,超、欠挖现象严重。从大林隧道水平岩层的具体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不断调整各爆破参数和加强施工管理等现场试验,总结了一套水平层状围岩光面爆破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减少了超欠挖,改善了开挖质量,较好地解决了水平岩层成型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基于雄忻铁路保定东站临近既有京石高铁设计项目,综合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理论分析、有限元分层总和法对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变形开展系统研究。根据既有保定东站站台区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新建铁路对既有高铁附加沉降影响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大断面并站站场路基附加沉降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形成邻近既有高铁附加沉降评估的成套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技术由于当前采用的边界条件和本构模型限制,既有高铁路基仿真结果出现了局部隆起,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并不相符;基于Boussinesq和实体Mindlin理论的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既有高铁沉降分析结果的局部隆起问题,但附加沉降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有限元分层总和法有效综合了数值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的特点,更适宜于复杂工况下的既有高铁路基附加沉降量和沉降范围的评估。  相似文献   
99.
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成高速铁路3.5万km,其中路基长度约1万km,涵盖我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除西藏地区外的不同气候、不同地貌、不同地形、不同地质区域。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极大促进了我国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无砟轨道铁路路基取得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1)建立了一套无砟轨道铁路路基设计理论;(2)建立了路基与桥、隧等构筑物连接刚度协调匹配的技术体系;(3)创新了不同区域、复杂环境、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毫米级沉降变形控制技术;(4)创新了无砟轨道铁路路基稳定状态长期保持技术。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双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温度应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分离式和结合式双层板在路表温度日较变条件下的温度应力 ,给出了不计上下板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和初始硬化等效温度差异前提下的分离式和结合式双层板温度应力回归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