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93篇
公路运输   360篇
综合类   307篇
水路运输   243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竖直式垃圾压实器的设计,阐明了反映垃圾压缩率的压头形状优化目标以及基于加权平均法的综合评价方案,构建了加权平均法的分析模型并确定各指标的加权系数.然后提出了圆形、方形、推铲形和楔形四种压头形式,分别建立对应的垃圾压缩有限元模型,运用加权评分的方法,选择出最优的压头形状,为压实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采用车辆加载系统,模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梁在使用阶段的最不利荷载效应,确定试验荷载的最不利位置,通过对试验梁的应力、挠度和裂缝的计算,为评价试验梁的承载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铁罗坪特大桥主塔下横梁施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铁罗坪特大桥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性工程之一,介绍了铁罗坪特大桥主塔下横梁的工程特点,阐述了施工中的人员配置、机械配置等准备情况,并对模板及支架安装、混凝土施工等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针对混凝土翼板内配置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负弯矩区组合梁,进行7个简支试件的静力及疲劳试验,试验考虑了不同预应力度、不同栓钉间距,且混凝土翼板中配置有体积配纤率分别为0%、0.8%和1.5%的钢纤维。试验表明,极限状态时各试件的裂缝分布相似,裂缝平均间距在80~110 mm范围内。分析认为,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包括预应力度、配纤率、力比、连接度、配筋率及栓钉间距等,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最大裂缝宽度经验计算公式。疲劳试验中,运用测试动力参数的方法,分析混凝土裂缝和疲劳损伤随荷载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钢组合梁带裂缝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疲劳稳定性,180万次的循环加载损伤度增大约20%。  相似文献   
35.
通过花辰公路油墩港桥先压法拉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实践,将预压应力合金钢管在大跨度简支T梁上的应用流程及使用效果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36.
2×275 m连续钢管拱竖转施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2×275 m连续刚构柔性钢管拱竖转施工设计,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7.
应用BP神经网络,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桩径、桩长、入土深度、桩侧摩阻力加权平均值、桩端阻力平均值等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影响。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静载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和取样,将包含上述参数的样本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形成数据对,采用三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输入层为各参数,输出层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通过参数分析,能够得出各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比较合理的单桩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8.
以车辆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刚体系统动理学方法建立主动悬架模型,与模糊PID复合控制策略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基于精确模型和简洁控制策略的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车辆垂向及俯仰控制,有效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39.
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进行研究。以不出现主拉应力和最佳应力比为界限,确定合理竖向预应力值的范围,并给出竖向预应力设计步骤。分析了腹板开裂与否竖向预应力与纵向下弯预应力2种布束方式的优劣。竖向预应力筋合理布置间距建议值为30~50 cm。  相似文献   
40.
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根据主梁截面上、下缘的正应力控制条件,综合考虑活载作用以及斜拉索索力对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调性,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数量和相应的恒载弯矩合理城,并根据实际配置的预加力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城,为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